医院救他一命
本周一下午,市十医院9楼心胸外科病房里传来阵阵琴声,时而悠扬,时而欢快。一名头发灰白的老伯身着红色马甲,手指灵巧地在电子钢琴的琴键上跳跃。他叫杨浩良,是一名归国华侨,今年70岁的他与十院到底有怎样的缘分?这一切还要从2013年的中秋节说起。
那天,老杨胸口剧痛,到家门口的医院一查,接诊不了,马上转十院。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情十分棘手——冠脉最重要的分支左前降支80%狭窄,右冠状动脉及左侧回旋支血管完全闭塞,已经出现了五处“红色拥堵”,血管呈现“葫芦状”。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若再不积极干预,随时可能心衰!在心外科主任藏旺福的指导下,老杨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他的心脏血供“交通干道”畅通如初。当老杨在ICU里醒过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捡回了一命,为此十分感激医生,又不知道如何偿还这份恩情。
通过钢琴续缘
随后的一年,老杨康复得很好,不用定期到医院报到了。一次,他看到医院2号楼大堂里有一架钢琴,边上还贴着招募钢琴志愿者的广告。“弹钢琴我拿手,何不通过当志愿者来回报医院?”老杨立即坐上琴凳演奏起来,指尖流淌的美妙乐曲令不少住院病人驻足。就这样,老杨和十院的缘分通过一架钢琴又续上了。每天下午4时,他都从家里赶到医院,打开琴谱,任人点播,就连医生也会来捧场,跟着唱几句。
后来,楼下大厅格局变化,钢琴搬走了。老杨在家闲了一阵,又主动跟医院社工部联系,还是想来弹琴。医院很快添置了一架电子琴摆在心脏外科病房的走廊,老杨的琴声又响起了。他每次来都背着几大本琴谱,里面还有不少是手写的五线谱。“《万水千山都是情》《望星空》这样的曲子点得最多,老歌基本我都会!”老杨十分自豪。
音乐缓解病痛
如今,他每周定期来这里演奏一小时,还不时和患者交流心得,鼓励他们放松心情,早日康复。在病房里,老杨是个红人,医生护士都认得他。
“音乐虽然不能治病,却真的可以缓解病痛。老杨的付出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大家看到的是他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其实也是‘榜样的力量’,患者感知的是要微笑着面对病魔,精神愉悦也是战胜病魔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心脏外科副主任周健说。如今,老杨已坚持当钢琴志愿者好几年了,今年,他的琴声还传播到了仁济、瑞金等多家医院,又吸粉无数。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