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所谓“目标识别”的技术,其实存在已经有段时间了。格拉纳达系统的出彩点之一是它利用了人工智能。简单地说,它能不断地从成功中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善于识别各类枪支。
实际操作中它每秒钟采集5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如果确定自己“看见”手枪了,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在屏幕上以红色的方框突出显示这件武器,当然还标上人工智能认为的手枪型号。而这次成功,也积累到人工智能的数据库,反过来丰富了它的经验。
考虑到公共场合的视频图像分辨率往往不很高,研究人员特地拿来一些图像质量相对较低的老电影来“考验”系统,其中包括1994年拍摄的《低俗小说》和1996年的《碟中谍》。试验结果却出人意料,识别系统在测试中仍能从那些较模糊的图像中抓到枪的外形,并加以标注,准确率竟然超过96.5%。
除了现场安保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人建议了该技术的其他用途,比如用来检查上传到脸谱网或YouTube等服务中的视频,标出其中涉及暴力的内容。(图,格拉纳达大学)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