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家庭理财/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0元购”的猫腻
郑海阳
  买东西不花钱,有这样的好事?不少人发现,现在天上掉馅饼了:一些购物返利平台,声称“0元”购物,只要你买了东西,一段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后,就会把你花掉的钱原数奉还——还把这种做法包装成高大上的“免费”“共享”的互联网模式,连见多识广的上海阿姐都有点搞不懂了,为什么他们要白送呢?难道真的没有成本?

  其实一想,0元购还是有很大的猫腻。

  猫腻一 恶意高价

  上海阿姐肯定听说过“睡衣免费送,只要付快递”的例子,号称只要付23元快递费,就可免费得到一件188元的睡衣。阿姐们知道“买的没有卖的精”:睡衣不值钱,加上快递、广告费也不到23元,这样商家才会有钱赚。

  而“0元购”的核心秘密就是商品不值钱。只不过不像睡衣的成本很透明,“0元购”的商品则往往是手机、3C等 “高科技”产品,让阿姐们不知道真实成本,只要阿姐们付了钱,商家就是赚到了——就算看上去比较正规的电信“0元购”,运营商定制手机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猫腻二 出卖信息 

  互联网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哪怕是电信运营商推出的“0元购机”活动,上海阿姐们也都清楚,“猪”实际上就是自己——如果不是冲着“0元”,阿姐们根本不会每个月用这么多话费和流量,且0元合约机往往合同一签两年,算下来付更多;何况套餐用不完也不退钱,电信运营商再赚一把。

  而升级版“0元购”的“猪”则往往是第三方金融平台。要参加“0元购”,上海阿姐们须先在这个第三方金融平台上注册,并将购物款投资一段时间才最终拿到还款——商家不仅赚了价差和利息,第三方金融平台也获得了许多客户——阿姐们的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到了这个金融平台。而“猪”还要付钱给0元购平台——要知道,现在获得一个有效投资客户的费用,可都在千元以上。

  猫腻三 涉嫌违法

  上海阿姐们都知道,“0元购”需要大量的参与者才能玩得转,才能让后人为前人的高额返佣买单。为了吸引后来者源源不断地参与,“0元购”平台除了大做广告,还往往通过金字塔“发展下线”模式获取新客户,对于第一层下线,往往给出高达50%以上的返佣,来让参与者吸引大量消费者成为下线。有的平台甚至声称发展下线的佣金,可以一直到15层都可提取,而法律规定,人员在30人以上层数在3层以上就属于传销。  

  有的“0元购”虽然是苹果的产品,价格很透明,但是却需要预存数倍乃至十倍的资金一段时间才能够获得,实际计算的收益可以高达80%以上,更有高息揽储的嫌疑。  郑海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广告·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境外购物银行卡的选择
“0元购”的猫腻
西泠春拍 征集启动 首站上海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智能服务”全面升级
新民晚报家庭理财/金融城A16“0元购”的猫腻 2018-01-13 2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