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期印发通知,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响应这一号召,上海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一支支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纷纷深入乡村、社区、工地、校园、军营……本报记者将在现场,跟踪采访。
虽然场地条件有限,但节目精彩无比。昨天下午,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长宁送欢乐艺术团小分队走进上海市公安边防总队青草沙边防派出所,为无法回家过年的官兵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和非遗“文化大餐”。
独木不成林
不大的食堂内,挂起了两面红艳艳的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大旗,餐桌被排成马蹄形,一个临时小剧场就这么成形了。风尘仆仆赶来的长宁送欢乐艺术团小分队队员,下车后一刻不歇,就风风火火地开演了!
开场相声《南北逗》即刻引爆全场,把台下的官兵逗得前仰后合。默剧表演者张唯邀请4名战士上台一起完成节目,看战士们有些紧张,他便做出滑稽动作让大家模仿,走样的模仿一次次引发爆笑和掌声。张唯依然不肯“放过”他们,又玩起了椅子游戏,四人背靠背坐成四个角,依次将各自的上身倚在邻座的膝盖上,之后,4人身下的4把椅子被渐次抽去,在默契的配合下,四人依旧纹丝不动。参与互动者马鸣洋尤其投入,“这个节目就像每天我和战友们一起坚守岗位,我们整个队伍是一体的,独木不成林。”
年画传情意
当天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国家级非遗“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元素的“门神”年画一亮相,便获得了现实版“门神”们的喜爱。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者陈学华和虹桥当代艺术馆的工作人员耐心演示着复印墨线稿,在木版上用棕刷匀称涂抹墨汁,附上生宣纸,再用拓子轻轻刷纸,而着色步骤则依样画葫芦。现场所有官兵都看得目不转睛,因为他们马上也要亲手为亲人制作年画。到了操作阶段,人高马大的叶猛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起来。只见猫着腰、低着头的他,反复比对生宣纸的位置,就怕复印的图案有偏差,导致之后着色不准。在陈学华的指导下,他终于顺利完成了墨线稿。有战友想帮他一起套色,却被他婉言谢绝,因为他要尽最大的努力亲手制作送给远在江苏宿迁家人的新年礼物。“第一次接触年画印制,有点难,这个非遗真的非常了不起。”他反复地将成品与陈学华的印制品比对,“我的上色还是不够整齐。”
来自浙江金华的金济则陷入了回忆,他说:“爸妈过年也爱贴年画,说不想家那是骗人的。把我亲手印的年画寄给他们,给他们个惊喜,也让他们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据介绍,这群驻守在青草沙水库的公安边防官兵多为“90后”,正担负着维护70%上海市民用水安全的重任。因为任务繁重、日夜坚守,“水卫士”们无暇回家过年,有些官兵已连着三年在岗位上过年了。对于昨天的文艺演出,青草沙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屠建淼表示:“有那么多人想到我们,很感动,这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本报记者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