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是博士,虽然研究方向与艺术没有丝毫交集,但对摄影还有几分悟性,所以外出创作时常同行,还能多个帮手。
这天,我们来到太阳湖畔拍摄晚霞。我曾简单归纳过以往拍摄霞景照片“天时、地利、人和”的“三要素”:第一,也是必要条件,即要有云彩,晴空万里和云层太厚都不会有晚霞;第二,寻找合适的角度和环境,有水最好,那样会有云彩或其他景物的倒影;第三,要有形象好的前景或人物造型,有“故事”更好。为此,我事先专门准备了作为“故事”道具的小提琴,并在太阳快下山前到达之前观察好了的游艇码头,调好相机设置等待时机。傍晚,当落日余晖染红天际的时刻,我让太太站在栈桥末端,侧身对着晚霞,缓缓拉起一曲慢板……
当然,拍摄过程中曝光还是要控制好的,既要准确表现晚霞丰富的色彩和层次,又不能因反差过大让人物欠曝成漆黑一团,因此我用了内置闪灯对前景进行了局部补光;又用不低于1/125秒的快门速度,使人物拉琴的手不致因光线较暗速度太慢而造成模糊。
最终,这幅《太阳湖畔瑰丽的晚霞》,虽然由于当天太阳不够强烈而没有穿透云层霞光万道的灿烂辉煌,但,呈半剪影状“深情演奏”的小提琴手映衬在漫天玫瑰色晚霞之中的那份恬静、优雅、余韵悠长的意境——依然让我心生喜欢,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