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是上海市历史最悠久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全国历史最悠久、体系最齐全的盲童学校。2008年,校长徐洪妹提出“点亮心灯”的全新办学理念,通过医教结合、针对差异的方法,关注盲童的生命价值,引导他们去感知、理解、珍惜生命;在教育中传递知识、培养技能、挖掘潜能,点亮盲童心中自强不息的明灯,让盲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看到美丽的世界,让每一个盲童鲜活的生命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为“活出价值”。
这些年中,盲校的孩子创造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奇迹。足球队、门球队、跳绳队……视力障碍的他们竟能完成这些运动项目,让人们惊讶;合唱团、乐团屡屡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得金奖,2015年还前往联合国总部,在残疾人主题邮票纪念版张首发式上演出;80多位毕业生考上了华师大、上师大、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在金融、英语、中文等专业中与健全人一起学习……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文化、课程与教学、德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果,“残而有为”的含义在盲校被重新定义:“基础扎实,个性突显,人格健全,适应社会。”
在盲童的眼中,世界的颜色并不丰富,甚至没有颜色。但是,只要走进盲校的大门,他们每个人都能掌握一技之长,除了寒暑假,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在励志节、体验节、学术节、才艺节等文化节中施展所长,生活顿时丰富多彩起来。
同时,盲校还积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引入ISO9001国际标准,通过各类培训、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和PDCA循环流程,形成齐心协力、相互合作、群策群力的工作氛围,并充分挖掘各类教职员工的潜能,发挥个人的各种潜能。
近几年中,盲校校园发生了不少变化,2012年至2013年,通过校安工程和学校修缮工程,重新改建和装修了教学楼、宿舍楼、康复楼、多幢幼儿楼、音乐楼、手工楼、职业教育楼和图书馆等。与此同时,盲校还修建了一条展现百年办学历史的文脉廊,并改建室牌和墙面文化,对每幢楼进行冠名,赋予每幢楼深刻的寓意,形成独特的校园人文氛围。
2010年开始,在市政府、市教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在校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盲校还斥资百万建立康复中心,设有各种功能室以及各类专业的眼科检查设备,配置规模及要求达到专业医疗康复机构水平。通过一套套“组合拳”,105岁的盲校俨然焕发出新的生机,让视力缺陷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