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随着春节临近,部分家政员回家过年,服务人员减少;同样由于居民外出旅游增多及节假日用工成本增加,家政市场需求也同步降低。
市商务委表示,据对本市骨干家政企业春节市场保障供需情况调研,上海春节家政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如“一老(居家养老护理)一小(育婴和母婴护理)”作为刚性需求市场,供给相对紧缺;钟点工(家庭一般性保洁)需求弹性较大,部分区域供给有余,而部分区域短缺。区域之间还存在供需信息匹配不够畅通的问题。
确保基本保障不断档
目前,本市家政服务人员近50万,其中家政服务机构内的从业人员20多万,主要来自安徽、四川、江苏、浙江等省份,随着家政扶贫工作推进,贵州“黔女”、云南“云嫂”等作为新生力量陆续加入上海家政市场。
总量虽然不少,但如何在春节期间让离不开家政员的家庭也能安然过节?市商务委表示,参加市政府实事项目持证上门服务93家服务机构,已经向社会公示服务热线等信息,承诺节日期间服务热线畅通。如家事佳、欣勤家政等企业采取动员社区志愿者、邻里互助形式,确保基本保障不断档。80%的品牌家政企业提前对家政服务人员走留进行摸底,对刚需客户安排人员顶岗;或采取错时休假方法,鼓励家政服务人员提前返乡探亲、春节回沪上班。还有企业表示,春节期间或提供“上门烧饭”产品,或培训一批钟点工照顾老人,或临时组织一批厨师和烧饭好的阿姨提供服务等。
开展家政跨区域调配
针对区域性供需匹配不够畅通问题,借助企业网络平台,发挥“悦管家”“好慷在家”“管家帮”等互联网企业平台信息化优势,畅通供需信息,开展跨区域调配。此外,升华、富通、顺航等机构在外省市已经储备好家政人员可随时来沪支援。吉爱家政在安徽的“淮海大嫂”基地正在大力推进。春节过后,将有部分“黔女”“云嫂”“淮海大嫂”引进上海。
除了用协议留人等常态化管理外,本市家政企业还用温情留人。发放节日福利补贴、给予奖金红包;在农历腊月廿八、廿九,为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家政员,开通“温暖”大巴,安排专车送她们回家过年;市家庭行业协会为部分留沪家政员赠送春节电话卡暖心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