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敬畏生命,关照人性
~~~敬畏生命,关照人性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从废墟中走出来,站到高处
敬畏生命,关照人性
李向阳
  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大都是喝着苏联奶长大的。从四十年前临摹《星火》画报,到有机会观摩原作,每一次见到莫伊谢延科,都会激荡起难以名状的情感。那个年代,谁要是不知道莫伊谢延科,就不是搞艺术的,起码不是我们这些曾经的军旅画家。

  老莫是个天才。他以独特的视角、非凡的能力,将所谓主旋律作品画得这么美,这么有情感张力,像诗歌,又像音乐,叫人回肠荡气。他的作品构图饱满,匠心独具,多用类似中国画“三远”透视方法,平面构成,繁简有度,充满着形式美。而每一幅画,都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画心,比如《甜樱桃》里那一盘樱桃。又或《红军来了》两位骑兵旁亮着暖色灯光的窗户,引人入胜,勾连起无限的遐思和温情。他的色彩浓郁饱满,黑白对比强烈,忽而浓描重染,忽而大面积留白,节奏明快,旋律昂扬;他的笔触潇洒自信,似盘龙卧虎、跌宕遒丽,若行云流水、气贯长虹。最让人痴迷的,还是老莫的人物造型,那些略有夸张的比例,似乎不太准确的结构,尤其是像影像负片,又像汉砖拓片的对于手和脚的刻画,称得上精美绝伦、炉火纯青。艺术的真实,不一定是生活的真实,乍看不合理,再看又符合艺术创作的大道理,这就是老莫的魅力。

  莫伊谢延科的作品大都以卫国战争为题材,却少见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他从废墟中走出来,站到高处,以回望的眼光、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吟诵着一曲曲史诗交响,叫你在享受壮美的同时,不得不进行思考,而真正感动你的,或许是作品背后那一份对信仰的忠贞,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照。如何正确把握好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这又是老莫的贡献。

  我想,莫伊谢延科的到来,一定会给正在进行主题性创作和历史画研究的我们,带来启迪。

  李向阳(上海美协副主席、油画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福彩专版广告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是什么让我们湿了眼眶
他从废墟中走出来,站到高处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A19他从废墟中走出来,站到高处 2018-01-27 2 2018年01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