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气之帅也”
白子超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

  前文讲公孙丑与老师讨论“不动心”。话题逐渐深入,引出了孟子关于“志”“气”的论说。

  “志”,志向,是心之思考与追求,从而形成的主导思想。如今讲信仰,讲主义,讲三观,都是志。志有大小之分。宏观地看,文化多元,志亦多种。具体地说,人各有志,志同道合方为同志。

  “气”,充满人体的构成元素。首先,“通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辞海》)。最浅显的证明是人时刻都要吸进清气,吐出浊气;人靠气的运作而活。其次,“指人的元气”(《辞海》);“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现代汉语词典》)。气不仅是人体的物质本原,而且具有形而上的功能,如“血气”(《论语·季氏》),就借助血和气,表达了生命的一种能量。

  学者们多译古文“气”为现代语词“意气”,过于勉强。意气的肯定义可细分:一是意志和勇气,二是意态、气概,三是志趣性格。这些概念均可纳入气中,但却因杂多而不得要领。气的根本内涵,用“能量”或“动力”表述更加妥当,尽管亦非绝对精准。

  “志”是人体的统帅,“气”则受其支配。心志指向哪里,身体能量和动力便会跟随到哪里。孟子告诫:要持守、坚定心志,不要放任、滥用身体能量和动力。

  公孙丑听到这里,又有疑问:老师您既说心志到哪里,能量和动力就在哪里表现,却又说要坚定心志,不要滥用能量和动力,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心志专一,就能调动身体能量和动力;身体能量和动力凝聚,也会触动心志。譬如急遽的动作和疾走(奔跑),是身体能量和动力的表现,会反过来造成心思的波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许多应急反应是本能的,无需大脑指令,这足以证实“气壹”的能动性。不过,本能反应后的瞬间,会立即牵动大脑神经,形成或恐惧、或愤怒、或惊讶、或快乐的心理情绪。孟子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但他有丰富又深刻的人生体验,还有一定的原始、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必然得出“气壹则动志”的结论。

  忽然想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学界认为孟子是唯心论者,而加以批判。现在冷静下来,通读《孟子》,发现其思想尽管并不纯粹,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成分并不少。对孟子,以“唯心”一言蔽之,不妥。

  孟子的“志”“气”论,是人的生命论。其论已大大升华了常人的常识,是哲人之思的结晶,达到了当时最高的哲学高度。首先,应该充分肯定的是,孟子主张身心合一,身离不开心,心亦离不开身。其次,应该高度评价的是,孟子认为心是身的主宰,思想是生命的统帅。

  伟哉,两千三百年前的孟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志,气之帅也”
儿童游戏不是“儿戏”
长辈的爱情
英国女王为何发怒
故乡草 (油画)
过条马路看场戏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志,气之帅也” 2018-03-24 2 2018年03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