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文化养老寻改革良策
王蔚
  老年大学正在面临的供给侧之困,已引起相关部门和办学方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那些门庭若市、供不应求的办学点,也在积极探寻解决的良策。

  上海老年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江晨清说,现在基层社区学校虽然热闹,但一般都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学习需求。“我觉得,像跳舞、唱歌这样的班,完全应该放在街镇一级的社区学校。现在有些老年舞蹈班,社区学校和区级、市级老年大学聘的老师是同一拨人,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重叠。”江晨清认为,市老年大学应该开设一些区里和街镇开不了的课。曾经有几个区的老年大学想开红楼梦欣赏课,但报名的学员三三两两根本成不了班,只得作罢。但市级老年大学广告一打出,立即就招到了80多名学员,这门课也就顺利开出来了。同样,类似新概念哲学、诗词概论等课程,属于阳春白雪,放到社区学校不一定有“市场”,统一由市级学校开课,生源和质量都会有保证。“这有点像现在推行的医院分级诊疗模式,对缓解老年大学的生源结构性矛盾颇多启示意义。”

  上海老年大学科技分校负责人王镇说,他们对于始终不愿毕业离校的老年学员,专门成立了俱乐部,以学科专业划分,老人们在完成了规定课程后,不用再继续“留级”占据学额,而是可以自愿进入俱乐部,以交流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为主,并由学员自己管理运作。这样的“编外班”既满足了老人们爱学习、爱交流的愿望,也可以将腾出的学额留给新学员们。

  也有业内人士提了一条妙招,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场地、师资等资源。尤其是那些针对青少年的培训机构,一般是双休日和晚上忙碌,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多为空闲,这与老年班的节奏正好相反。如果在白天将老年人吸引到机构里来学习,并继续沿用“学员自费、政府补贴”的办法,相信这肯定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阳光天地(248期)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广告
“夕阳红”为何频遇“求学难”?
为文化养老寻改革良策
新民晚报要闻A04为文化养老寻改革良策 2018-03-27 2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