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成长的年轮
竺梓营
  竺梓营

  缤纷春梢,莺飞草长,踏青当然是不二选择。其实,感受春潮澎湃,你也可到上海的杨浦江畔。

  这里,杨浦老城区绣出一幅好水景。杨浦是近代中国工业的摇篮,诞生了很多第一,15.5公里的杨浦滨江,是中心城区中最长的黄浦江岸线,沿岸分布着上海船厂、杨树浦水厂、新怡和纱厂、中国第一鱼市场、丹东路渡口等。就说南段岸线:上海船厂变身“船坞秀场”,滨水栈道环绕杨树浦水厂而建,第一鱼市场、新怡和纱厂改造成“渔码头景观带”,杨浦大桥下的雕塑公园呈现百年工业博览景观。

  春和景明的辰光,侬到杨浦大桥西边的江畔走走:黑色的是骑行道,骑上共享单车,来一段属于你的“芳华”。红色的道是供跑步的。沿岸漫步,还有木铺的廊道、红红的碉楼、青青的蒿草、钢构的骨架房、铸铁的锚桩、悠悠摇动的船坞、推车样的花盆兼座椅……这里,早已没有了轰鸣,没有了喧嚣,更没有了背纱锭、扛货箱的工人,那些,已经化作了江边的装置艺术;当年的繁忙、生意,还有滩上的波诡云谲,早已变成了城市的年轮和记忆,改造的妙手将其凝固成了城市的阅历和文化骨骼。

  上海图书馆(修复后名“杨浦图书馆”),曾经是二十世纪初仅开了几个月的文化地标建筑,当年它是大上海计划的重要符号,是董大酉的作品。随后,抗战全面爆发,再后来这栋气势雄伟的中式建筑派过各种用途。历经80余年的风雨,身上还带着不少的弹孔,今天,杨浦人修旧如旧,恢复其公共性质。

  于是,这栋坐落于恒仁路与黑山路路口的“工字形”宫殿式建筑开始了涅槃,飞檐、榫卯、朱漆圆柱、天花藻井、雕梁画栋,当然都要保留。可是,岁月早已把建筑汏洗得面目沧桑了,专家们对图纸、找照片,外墙板破损了,还是用当年的干挂注浆法修复;斗拱,能用的涂上保护剂,原样复位;地上的老红缸砖,尽量修复,添补的新砖也设法做出旧相。还有孔雀门,一楼的不见了,就照着二楼的老门切割、冷拉加上锻打热弯仿出一副,所以,到图书馆报刊阅览室,一定要看看孔雀门,铁做的,花纹繁富、灵动非常;还有壁龛上的蝙蝠、“寿”字,然后再坐在上世纪30年代的黑漆桌椅旁读书看报,那才叫“惬意”。我在此观望,期盼着,听说图书馆今年就开放,又是一个文化地标!

  城市中心老城区,靠什么再获发展新动能、绽放第二春?文化当然是个重要抓手。文化地标则是这个抓手的“虎口”和关键。杨浦区打造文化地标,不断地在老街区、老建筑里腾挪更新,当年的文化建筑当今依旧归于文化,沉寂下来的江畔今天也划入城市文脉。咀嚼这两个案例,我在想有故事的城市如何在喧嚣沉寂、时光沉淀之后画出一片灿烂的文化天空,是一个值得细嚼慢咽、深入研究琢磨的大课题。

  杨浦区的这两处文化地标,都是不嫌烦杂、慢慢磨出来的。所以,老建筑、老城区,如何发展?认真思考,多听听多看看多比较,因地制宜,想好定位,要有耐心,好酒须得十年酿呢。

  十日谈

  春之声系列之二踏春记

  遇到了更多的机器人,是在洋山深水港自动化码头,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49期)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一辈子做最美好的事
自序两则
篆刻
春雨(水彩画)
云龙
旅游
此地有峪号皇藏
留住成长的年轮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留住成长的年轮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