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刘健
刘健
■ 潜龙二号
  ◆ 刘健

  很荣幸能够跟大家讲“潜龙二号”的故事。事实上,在我们国家,水下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1.为什么要研制“潜龙”系列?研制过程困难重重,但只要始终坚持,永不放弃,就会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我们之所以要研制“潜龙”系列,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应用对象是探测海底的资源。陆地上的资源逐渐枯竭,但是国际海域有大量资源,根据国际海洋组织规定,哪个国家能够最先探测到某个区域有资源,并且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资料,它就有优先开采权。正是基于这个需求,我们开发了“潜龙”系列的潜水器。“潜龙一号”主要是对平坦地形进行大面积探测,“潜龙二号”则主要是对复杂地形的资源探测。

  “潜龙二号”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经过许多试验,第一个试验就是要经历湖上试验。本来我们计划的湖试时间是两个月,之后就去南海做海上试验。因为遇到了问题,做了三个月还没有结束,这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是直接到海上做试验,还是彻底解决问题?经过慎重思考,我决定马上停止湖上试验,请各单位谅解,欲速则不达。

  一个总师在项目上的作用就像一个船的船长,要有抗压能力,各种压力从各个渠道全都汇聚在你这,你一定要挺得住。回去之后,我们加班加点,该归零归零,该准备备用方案的准备备用方案。

  最后,试验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时间把这两项工作做完,又回到湖上做了一遍充分验证,结果它非常顺利地开始航行了,那时候我们挺激动的。我搞科研几十年了,遇到过千辛万险,也遇到过各种疑难杂症,但是有一点,只要你始终坚持,永不放弃,你就在通往胜利的路上。

  2.AUV(水下自主机器人)的回收依旧是个难题,众志成城的回收情景历历在目。科考队员的敬业奋战、团结一致,使得“潜龙二号”的海上试验圆满完成。

  完成湖试之后我们马上去南海做海上试验,我们有信心。但是海况越来越差,那天早上海况已经达到了四级,对于AUV回收来说,四级海况是极限。当我们回收时海面上海况已经达到了五级,如果按照操作规程,试验不能操作,但是这属于特例,潜水器已经去工作了并且回来了,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海况,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回收它。

  通常,都是科考队员去回收AUV。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感动,就是船长用喇叭通知,所有船员除了值班的、必须在岗的以外,其他船员全都到后甲板协助回收。当时后甲板真是一个“众志成城”的场面,“潜龙二号”有1.5吨重,在水面上简直就像一片树叶一样,来回上下漂浮不停,我们的大船也在漂浮不停,因为两个都在动,而且摇晃得人都站不稳,所以挂钩很困难。挂几次之后,挂钩的人说没劲了。船员说,这挂钩我看明白了,我上,船员就帮我们挂。在大伙全力奋战之下,最后终于把钩挂上了。钩挂上后最难的问题是,为了避免潜器荡起来,大家必须把绳子拉紧。这时忽然一个浪把潜器托起,绳子一下就松了,不少人当时就在甲板上跌倒了,但大伙儿都顾不上疼,赶紧爬起来拽紧绳子。这时,验收专家中一位七十岁的专家,冲上来要帮拽止荡绳。我一看心里挺害怕,马上冲过去说姚老师您千万别动手。他说没事,我海上经验丰富。我说你指导大家,但千万别动手。话虽如此,实际上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最后,大家团结奋战,终于把潜器稳稳地钓上来,放到甲板上。当我意识到整个海上试验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的时候,突然感觉那些疲惫都不见了,而且感觉周围一下变得特别美好。

  3.“潜龙二号”海上试验硕果累累,海洋资源意义非凡。我国水下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了南海海上试验,我们获得了三个首次。首先,这是我们国家自主潜水器第一次到洋中脊去进行多金属硫化物的探测,获得了近海底高精度三维的地形地貌的声学拼图;第二,发现了多处热液异常点;我们还获得了高清晰度的照片为后来的矿区评估奠定了技术基础。

  资源探测表面上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能源对于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要是能找到这些资源,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资源的绿洲,对整个民族都非常有意义。另外,研究海洋到底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比如对海洋的科学研究,对海洋物种的研究,鱼类资源的分布,该怎么去培养?包括对人类起源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走向深蓝,我们不能光说把艇开到深蓝,就算是走向深蓝。而应该是,比如飞机开过去了,能做许多应急处理的准备,一旦有什么事情,马上就能处理。

  4.未来,实现“六龙一宫”,将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实现海洋强国梦。

  现在,“潜龙二号”正在西南印度洋继续探测,为我国海洋事业服务。“潜龙”系列这个队伍将来肯定还要壮大,“潜龙三号”现在已经完成了湖上试验,今年4月份就要到南海进行海上试验。将来我们还要实现“潜龙”家族在水下的集群作业,实现“六龙”加一个“龙宫”。

  我们现在有“蛟龙”载人潜水器,“海龙”遥控潜水器,“潜龙”自治潜水器,将来我们还会有“深龙”,到海底打钻、取样、研究,我们还要有“鲲龙”,对海底资源进行开采,我们还要有“云龙”,在水下进行联网,最后数据分享。另外“龙宫”主要指水面上的支持系统,或者支持平台。

  我们要研制出更多更加实用的产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摘自“CCTV1开讲啦”公众号,作者为“潜龙二号”总设计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阳光天地(249期)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崇明抗战纪实
颜梅华传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0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2018-04-12 2 2018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