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这部烙着中国传统基因、代表“上海文化”品牌的《京剧幻想》,带着新时代鲜明的标识度,走向世界。
注入中国气韵
磅礴大气却又不乏巧思的《京剧幻想》,延续了龚天鹏交响作品的灵气和独特性。虽融入了京剧气韵却没有加入任何传统京剧乐器或人声,观众在“不走样”的交响乐作品里,感受到的却是由京剧之美散发的感染力。
多年旅居国外的龚天鹏,一直忘不了京剧的美,也很了解想走近京剧却因语言、地域文化等隔阂而被阻挡在门外的外国观众的无奈。于是,他在这次尝试中,将京剧的精神、情感、思想与气质“翻译”成形象鲜明的音符,当悦目的画面变为悦耳的旋律时,京剧和交响乐两个代表东西方文化精华的艺术品种便被高度融合了。
昨晚,现场有不少冲着“京剧”+“交响”两大元素而来的外国观众,他们迫不及待地在推特上力荐这部“跨越国界引发共鸣”的《京剧幻想》。
请来“特别外援”
作为上海爱乐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首次尝试,费城交响乐团这次派出了八旬高龄的资深演奏家,全程参与这部作品的排练和演出。
作为“特别外援”,赫伯特·马丁·莱特和赫罗尔德·鲁道夫·克莱因提前5天便赶到上海,适应指挥、熟悉同伴。身为费交元老级的小提琴演奏家,两位“外援”都曾参加过1973年由尤金·奥曼迪执棒的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演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看到如今上海乃至中国交响乐的飞跃和崛起,赫伯特开心地笑道:“1973年首次访华时,当听说我们的演出转播吸引了8000万观众时,我心里一惊。要知道,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中国简直是个奇迹啊。拥有这样多观众,交响乐在这里怎么会没有未来?”
而赫罗尔德更感慨的是现在,面对台下80%的年轻乐迷,他直言:“从作曲到指挥,从乐手到乐迷,上海交响舞台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让人看到了交响乐的希望和未来。”
值得的一提的是,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在线直播平台播出了这台音乐会的实况录像。全球各地的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移动设备以及电视机顶盒在线观赏这台散发着浓郁中华文化气息的交响乐新作。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