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成“更优选项”
何谓绿色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定义为不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经济活动,实际就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影响的经济;而低碳经济则是经济活动中碳排放量低的经济,即消耗传统化石能源少的经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说。在他看来,江苏环境容量在全国最小,这就特别需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据南京农业大学相关学者分析,当前江苏经济所追求的转型,有两个方面的价值诉求必须满足。一是经济发展主体要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相背离的“单一理性经济人”,转向以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为导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同时兼备的“双重理性经济人”。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低成本竞争、高资源环境代价”转向“高成本竞争、低资源环境代价”,要把自然资源价格、污染排放成本反映到经济发展成本中,形成资源环境代价逐渐降低、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弱化的双赢态势。
见证资源环境代价降低
在江苏,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其中,“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作了重要贡献。去年8月,由工信部评选的第一批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名单出炉,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名单。在这家企业生产车间内,可以清晰地看见“绿色”理念贯穿于各个生产环节:恒温恒湿车间采用超声波加湿装置;护套生产线技术改造后速度提升一倍多,还节约了用电;交联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更使生产线效率提升了80%。
据江苏省经信委节能处处长姚海坤介绍,目前全省正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工作,鼓励一批绿色工厂自主设计开发,进一步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建10家绿色园区和百家绿色工厂、开发500个绿色产品、创建若干绿色供应链。”
环保产业成为重要支柱
此外,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中,还有一个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那就是节能环保产业。
近年来,江苏各地环保园区转型发展同样在加速。在宜兴,围绕环保产业,目前已形成以环科园为主的研发区主体的装备制造区,可满足水处理领域一站式采购需求,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
对此,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方斌斌表示,目前江苏正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这对环保新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随着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环保产业作为污染治理的重要平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正迎来发展红利期。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江苏绿色低碳经济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但还是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对于如何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相关人士则建议,需要利用各类绿色经济政策手段激发企业研发技术动力,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同时,要与发达国家合作建立先进绿色技术转让机制,促进绿色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杭春燕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