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审慎而严谨的筛选和评选,最终参加复赛的选手共73名,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昨日下午,选手们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进行了抽签仪式。虽说仅是决定出场顺序的抽签,却也让小选手们紧张忐忑。来自广州的陈韵诗第二个上台便抽到1号签,小选手一脸惊讶又有些无奈地笑说:“好紧张。”但随后,她又释然道:“我真是有预感会抽到1号签,总之尽力而为就不后悔。”陈韵诗大概没想到,这个让她紧张的1号签,还会被人羡慕,抽到73号签要最后出场的王佳昊就说:“我倒宁愿第一个出场。”年仅15岁的他来自上海舞蹈学校,是整个赛事中年纪最小的选手,他将参加的是少年组独舞比拼。为备赛,王佳昊每日苦练七八个小时,已准备许久,他将最有把握的《天鹅湖》选段作为复赛片断,希望能先顺利闯过第一关。
据悉,自明天起,选手们将分为少年组(15—18岁)和成年组(19—26岁)两个组别,以独舞或双人舞、自选现代舞作品,在复赛、半决赛和决赛中逐轮比拼,争取最后的胜利。除赛事外,本次芭蕾舞大赛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如国际芭蕾论坛、世界芭蕾明星游上海、世界芭蕾大师公开课——芭蕾大师谭元元与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对话等活动。
马上评
做强“码头” 做活“源头”
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接踵而至,把整个8月连缀成“国际文化赛事月”。包括中国、俄罗斯等芭蕾强国在内的全球最闪耀的舞蹈新星,以及已在众多国际知名小提琴赛事上斩获佳绩的实力新秀,将汇聚上海舞台,争奇斗艳。在此期间,国际芭蕾舞比赛还有望加入世界联盟,其他国际赛事也有望逐步融入上海……上海逐渐成为国际级赛事的高地。
国际赛事汇聚,自然国际大咖云集。搭建世界性的赛事平台,吸引国际级的大师和最具潜力的新秀只是第一步。做强“码头”、做活“源头”的上海,在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前行道路上,也应凭借自身魅力和更开放的平台,让评委、艺术家、实力新星看到这里的多元发展和多重机遇。“码头”不仅要成为人才停泊、汇聚的港湾,更应成为人才上岸的第一步。如此,才能让“源头”更加丰富、活跃,有实力,有潜力。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