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材料是了解早期中国与斯里兰卡关系重要的实物证据。目前,斯里兰卡发现与中国相关最早的一件文物是丝绸残片,距今2000年历史,其他与中国有关的文物还有瓷器、铜钱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和斯里兰卡有贸易往来的实证,考古队将从这条线索出发开启新线索。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纳鲁瓦、雅帕忽瓦分别是公元前6世纪到13世纪的斯里兰卡王城,这些王城中都曾经出土过中国的瓷器和钱币。阿努拉德普勒古城中的无畏山寺院,是东晋名僧法显当时在斯里兰卡的居所,它也被记入了《佛国记》中。15世纪初,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时30年,曾经多次到过斯里兰卡,促进了两国邦交,扩大了两国贸易,增进了两国友谊。
此次上博考古队的人员构成中既有考古工作者,也有陶瓷研究部的专家学者。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馆员陆明华等也曾参与前期工作。经调研,他们发现斯里兰卡沿海港口众多,比较著名的早期港口有曼泰(Mantai)、贾夫纳(Jaffna)、亭可马里(Trincomalee)、加勒(Galle)等,在这些地点中都发现了大量与中国相关的瓷器。
领队陈杰是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的领头人,这项考古发掘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他介绍,上博曾经于去年7月和今年3月两次访问斯里兰卡,对一些重要遗址进行了前期调查与资料收集。斯里兰卡看重上海博物馆领先的考古力量、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经过友好协商,两家单位之间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对斯里兰卡“海丝史迹”进行调查,并选择一些重要的沿海港口遗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以确定遗址的范围、规模、结构、地层堆积状况、文化内涵,初步判断时代。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的港口城市非常重要,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历史,相信此次斯里兰卡之行会助力海上丝路考古取得进展,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和上海青龙镇考古相互呼应。同时,上海考古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通过考古发掘,也将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