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指南体现我国执法机构的执法思路和原则,分享执法经验,给予经营者更清晰的指引。可以说,《反垄断法》颁布实施10年,是我国反垄断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的10年。”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甘霖说。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国务院出台了相关行政法规,反垄断执法机关先后出台了经营者集中审查、反价格垄断、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等部门规章12部、规范性文件3部、办事指南和指导意见10部。
“敢于向大公司动刀。敢于动部门的奶酪。维护消费者权益。”
——8月1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竞争政策论坛发布了反垄断十大案例,特点如上所述。
“查结垄断协议案163件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54件,累计罚款金额超过110亿元人民币,查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183件,震慑了违法者,净化了市场环境;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2283件,查处未依法申报案件22件,有效预防市场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据数据统计。10年来,我国依法履行职责,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作用,依法打击垄断行为。
“一方面,应在总结过去10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制度体系,为反垄断执法、司法和守法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规范依据;另一方面,应尽快推进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竞争政策法制化,尤其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制化,与反垄断法律制度有效衔接,以明确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反垄断法实施也应进一步优化。
“因为执法和司法实现互动,对于进一步推动优化反垄断执法工作是极有帮助的,所以,我们应在既有经验基础上使得这两种机制得到有效衔接,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表示。在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的进程中,执法与司法工作实现协调衔接和良好互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3家反垄断执法机构合并为一家,执法主体的融合,更有利于执法标准的统一和执法行为的协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集人张穹说。在《反垄断法》颁布实施1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反垄断统一执法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反垄断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尽快实现制度全覆盖,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研究起草相关配套规则,规范增量审查工作,有序推进存量清理工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持续推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局调研员杨佳佳认为,为了推进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下一步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要有全球视野,学习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经验,学习借鉴其先进理论、技术。要充分认清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重大影响,勇于创新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反垄断理论等。”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集人张穹建议,做好新时期反垄断工作要有大局观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反垄断工作应关注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为此助力加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