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书鹏的故事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书鹏的故事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书鹏的故事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书鹏的故事
     
2018年08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的心声有我来倾听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书鹏的故事
鲁哲
■ 李书鹏(前中)为农民工送清凉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李书鹏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会工作者,他思想党建、关爱服务两手抓,围绕公司发展大局,不仅出色完成多项攻坚克难任务,还想方设法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2016年,李书鹏增选为第十三届上海市总工会委员,曾荣获“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他带领团队扎实工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所在单位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工会荣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单位连续7届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农民工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一次,市总工会领导到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调研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李书鹏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他记得当时调查的答案让自己大感意外——农民工兄弟最需要的竟然是“理发”。

  巧解农民工“理发难”

  李书鹏深入了解后发现,原来,对农民工来说,上理发店太贵了,理次发要几十元,他们舍不得。“能不能请理发师傅到工地来理发呢?”李书鹏做了个测算,按理一个头8-10分钟,每次有50人理发,一人10元,一天下来估摸有500元收入,蛮可观的,请理发师傅上门应该可行。于是,李书鹏发动基层工会和附近理发馆商量,每次理发工友自己掏5元,公司补贴5元,理发师傅一个月上门两次,理发难题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

  “来理发都是提前通知的,一般安排在下雨天。因为理发馆雨天生意清淡,而工友们有空闲时间,双方都合适。”在近日采访中,李书鹏向记者介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有合作劳务队伍41家,农民工近万人。如何及时解决职工“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李书鹏自有一套办法——坚持倾听职工心声。

  职工反映和老家联系不方便,李书鹏就开放免费无线网络,职工下班后就可以和家里联系。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食堂怎么办?从2015年开始,李书鹏组织每季度开展食堂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职工公开,满意度不高的地方就要改进。现在,食堂的满意度提高到85%以上。

  帮扶“四季歌”落实处

  李书鹏坚持组织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今年,他已经57次深入项目一线,跑遍了30多个在建项目,组织工会与行政部门共同推动一线员工平均收入每年同比增长10%左右。

  30年前,曹为勇进入中建三局,从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公司中层干部,现在是公司企业文化部副部长。他说,李书鹏每年为职工落实推进实事工程,将帮扶服务“四季歌”落到实处。“春送健康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一个不落。节过后,农民工来上班了,工会坚持给农民工体检,保证大家有健康的体魄。高温天来临之前工会就发文件,要求调整工人作业时间,食堂提供清凉饮品,送毛巾风油精防暑药品。开学前摸底,哪些员工子女考进大学了,农民工子女考上大学,公司要送助学金的。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车票难买,李书鹏就想办法帮助农民工买车票,还发动书法好的职工写春联,让他们带回家,这些都让大家觉得很温暖。”

  这几年,工会还为全体职工购买交通意外伤害险,为女职工购买重大疾病险,为全体职工集体定制生日礼物,不断拓展员工幸福空间。结合行业特点,李书鹏先后发展9781名农民工加入工会,为370名工友申办上海市工会会员服务卡;加大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排摸管理;成立项目职工(工友)服务站,开展“三个流动”(流动体检、流动理发、流动放映)服务。

  李书鹏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小时候挨过饿,“有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连着吃了两个星期的南瓜。”农民工的苦,他懂。

  带头参与公益事业

  李书鹏是公司的党委副书记。多年的摸索,他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例如,通过树标杆、搭舞台,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他组织每月推送基层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先进事迹,每两年开展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结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需求,持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并选派优秀党员到转型项目、到艰苦地区锻炼。每年开展“寻找最美”岗位劳动竞赛,选树职工身边榜样,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李书鹏积极带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16年7月,牵头成立中建三局“小扳手”志愿者服务队,并组织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为陕西省安康市留守儿童送去图书;为福建省浦城革命老区留守儿童捐献物资。积极为沪滇扶贫协作贡献力量,组织员工开展“文明同携手、帮扶在行动”活动,6年捐赠近百万元;创立“助梦滇西”一对一助学品牌,86名公司员工与云南贫困学子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李书鹏还带头参加眼角膜捐献登记,在他带动下,28名员工参加眼角膜捐献登记。

  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广告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职工的心声有我来倾听
再杀“回马枪”排查“三合一”火患
台风携雨来 上海启动三级响应
迎接进博会 消防安全知识100问
新民晚报要闻A03职工的心声有我来倾听 2018-08-12 2 2018年08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