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书香·上海之夏首讲昨开讲
~~~书香·上海之夏首讲昨开讲
~~~书香·上海之夏首讲昨开讲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心不得回旋时 向古人借智慧
书香·上海之夏首讲昨开讲
徐翌晟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开幕在即,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新民晚报主办的“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也与酷热一起如期而至。昨天,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张定浩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题为“儒道理想与当代人的生活”讲座,作为“书香·上海之夏”的首讲,为上海书展“暖场”。上海图书馆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两位学者以平实幽默的语言阐述儒道两家哲理,现场观众时不时爆发出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老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距今遥远,但他们长期生活在民间,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因此他们的所言哲理入情入理,这是千百年来他们的思想从未褪色的原因。汪涌豪的新书《老子百句》就是从《老子》五千言中择取百句,以平易之言说道家义理,以体贴之心讲老子智慧,让经典重焕生机。

  汪涌豪认为,如今我们身处的世界变幻莫测,一切似乎都有走向极端的可能。“那种欲望弥盛,虚浮日长,可以见诸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的一切场合;那种任情妄作,违性逆行,又可见诸追赶阶段心态失衡的各色人等。所以,饱受现实困扰的人们,才会暂时搁下眼前身心不得回旋的苦闷,返身向古人借取智慧。”

  张定浩则以孟子为例,与读者交流儒家思想与当代人的关联。今日读者读《孟子》及其他儒家经典,既可以读其雄阔简劲的文辞,也可以将其作为史料来看,但张定浩认为,最重要的读法是“哲学的读法”。所谓“哲学的读法”,既有对孟子的理解乃至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理解,更关乎今人的生命体验。

  他们还谈到了儒道之间殊途同归之处。他们一个在庙堂之上,一个在山水之间,却都有很强的包容性,二者融合在中国人的血脉间,使中国文化更有生机。先贤们的人生智慧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值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市场与物质汹涌中倍感身心疲惫的都市人好好地学习、体味与汲取。

  接下来,“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还将推出16场讲座,邀请来20余位国内外作家、学者,讲座主题涉及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等多个方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迟早 朋友圈会晒书单
身心不得回旋时 向古人借智慧
金石篆刻为传统文化升温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身心不得回旋时 向古人借智慧 2018-08-13 2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