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之中,媒体开设夏令热线,与相关部门联动,是市民反映问题的好去处。不少问题得到解决,市民的困扰得以消除。近日,第26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刚刚收线,30天内接到市民来电约9.6万个,市民反映的乱设摊、人行道障碍物、滨江岸线美中不足等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迅速回应。
同时,也有值得深思的问题。“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夏令热线中曝光的不少问题是市民身边长期存在的,在媒体曝光、领导督促之后,这些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市民反映多次、但电话没有被相关领导接听,目前距离解决仍旧遥遥无期……
比如,某区区长做客广播电台的“区长访谈”,一位市民打进电话反映楼下蛋糕店破墙开店,把厨房搭在人行道上。这个问题投诉了几年,一直没有解决。而区长接听电话半个月后,这家店已彻底整改。然而,要是没接进电话,很多问题依然如故。同样住在这个区的一位市民反映,小区门口的快递公司破墙开店,占用消防通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她反映了好几年,城管、消防等也发出了整改通知单,但一直没人来执法。这样的反差,实在刺眼。
媒体曝光了、领导重视了,多年“顽疾”迅速得到整治,反之则问题如故——这样的现象,本身就值得列入“大调研”的问题清单,认真调研一番背后的原因。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确有复杂之处,还是相关部门没有尽到职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找到长效的应对之策。如果发现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存在,有必要采取措施。
夏令热线总有收线的时候,市民碰到的问题,却是发生在每一天的日常之中。即使夏令热线天天有,也难以覆盖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如果是否解决问题,是看媒体有没有报道、领导有没有重视,而不顾法定职责的督促、市民诉求的召唤,那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就难以落到实处,市民也不会满意,对政府公信力亦是一种损害。城市治理,说到底是为了让市民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为民解忧,期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