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德黑兰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第11期项目。根据协议,道达尔公司是该项目作业方,持股50.1%,中石油持股30%,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持股19.9%。项目开采经营期20年,总投资额48亿美元。该项目是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首个来自西方国家的能源投资项目,也是西方财团对该国最大规模的投资。
赞加内20日出席伊朗议会质询,回应议员对近期多处炼油厂发生起火事件的安全质疑。谈及外界关注的南帕尔斯天然气田项目,赞加内证实,道达尔石油公司正式退出。
法新社报道,伊朗原本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引入道达尔石油公司先进增压技术。不过,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重启对伊制裁后,道达尔就表露去意。
道达尔公司说,美国重启制裁,让道达尔无法继续上述业务。对道达尔而言,继续在伊业务将导致重大风险,这一公司在美资产达到100亿美元,另外其90%的金融业务依赖于美国银行。
按照约定,道达尔本应初期投资10亿美元。然而,由于美国施压制裁,道达尔到今年5月投资额不足4000万欧元。
赞加内说,随着道达尔的退出,伊朗已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伊朗国内油企无力承接该项目。
谈及近期炼油厂出现的起火状况,赞加内告诉议员:“石油行业大部分设施老旧,未能得到必要整修。”
“我们没有用于整修的资源。”赞加内说,就南部油田设施而言,每天有近10起管道穿孔事故,一些炼油厂则生产近80年,远超30年的使用寿命。引入投资升级国内油气设施是伊朗加入伊核协议的重要原因。
不过,由于国内保守派反对外国资本进入战略能源项目,不少外资项目搁浅。按法新社说法,道达尔开发的项目是伊核协议签署以来伊朗达成的唯一大型项目。另一个较小项目为俄罗斯扎鲁别日石油天然气公司开发,合同金额6亿欧元,开发对象为伊朗西部两处油田。 陈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