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黄小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前所未有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社会主义的中国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举旗定纲、指明方向,铿锵有力、重若千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党校、党的新闻舆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等一系列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密度之大、力度之强、目标之明、效果之好前所未有。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倍受鼓舞、倍加努力,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持续做大做强理论舆论,厚植厚培文化文明……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四个更加”,标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高扬旗帜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伟大时代,必有伟大思想领航。

  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树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九大一闭幕,摆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从中央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到各地精心组织面向基层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有效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一篇篇署名“宣言”的政论文章见诸报端、刷屏手机。饱蘸理性与激情的笔触,鞭辟入里,娓娓道来,让人眼前一亮,读后十分提气鼓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多家权威研究机构的成立,为深化理论研究再添“生力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以集束之力,激发研究阐释的强大动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深入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建真言献实策;社科界着力提升学术原创能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的力量最深刻、最持久,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焕发强大的实践伟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效,推动全党“大学习”、全社会“大普及”,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

  强基固本 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更加巩固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系列果断的重大决策部署,直击要害,立破并举,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呈现出开创性、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直击责任落实上的 “松”。明确 “责任链”、种好“责任田”,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从近年来个别地方因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把关不严、制止错误言论不力被通报批评,到近期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公布的“体检报告”明确提出有的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紧箍咒”“长鸣钟”告诫全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绝非一句空话。

  破除斗争态度上的“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勇当战士,不当“绅士”。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没有硝烟”的网络舆论斗争,从依法集中查处违法网站和网络账号、严厉整治网络直播平台,到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扎实有效的举措让网络生态日渐清朗。

  巩固阵地建设上的“实”。针对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各级主流媒体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肩负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稳预期、稳思想、稳人心;迎击质疑中国经济、侮辱英雄人物等论调,发挥“定音鼓”“风向标”“压舱石”作用……

  打造人才队伍上的“强”。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不断夯实基层队伍。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活动,锤炼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力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凝心聚气 汇集实现伟大梦想和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开启人们对未来的畅想,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让主旋律更嘹亮、正能量更强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这是标注中国梦时代方位的视听盛宴 

  党的十九大前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铮铮誓言写下有力注脚。《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辉煌中国》《强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七部重点电视专题片陆续亮相荧屏,为迎接历史性盛会营造了浓厚氛围。

  这是触摸中国梦时代脉搏的生动刻画 

  江水浩荡,时代潮涌。在近期开展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编辑记者用心用情,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充分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宏伟蓝图的魄力,反映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活力,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这是彰显中国梦时代气质的精神图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新风大力弘扬,从一批批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到不断涌现的身边好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迎来“黄金时代”,亿万国人以实际行动印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这是讴歌中国梦时代芬芳的文化乐章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养分”。从文化市场百花竞艳、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硕果累累,不断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大地上,为梦想奋斗的豪情,涌动在诵读的章句、传唱的歌声中,融入日常的交谈、网络的留言里,潜移默化地提振全社会的信心和斗志。

  沟通世界 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愈来愈洪亮

  “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去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出诚挚邀请,让世人看到今日中国的自信与胸怀。

  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投向这个缔造着一个个奇迹的国家。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这些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灿烂多姿的文化名片,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充分展示文明大国的魅力。

  英文歌剧《红楼梦》用“世界语言”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演绎得细腻精美;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世界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一批中国作家走在国际大奖舞台的聚光灯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突破,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不断传播出去。

  从大力开展高访外宣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对外宣传,到更多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纪录片、电视剧、电影走出国门,通过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世界知道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让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更具触发共鸣的力量。

  这些年,对外传播从规模、渠道、技术取得跨越式进步,到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日益成熟,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外宣工作,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

  开放坦诚的姿态,为渴望了解中国特色的国家和民族推开一扇扇“窗户”。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两个月时间里组织近20批十九大精神宣介团赴约40个国家展开交流,多语种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精心策划推出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召开国际智库研讨会畅谈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社会更加清晰地观察中国的发展经验,取经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更加崇高的责任、更加神圣的使命。

  致敬过往,实干今朝,开启未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雅加达之光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
整体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新民晚报要闻A02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 2018-08-21 2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