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为何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只增不减?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儿童屈光专门诊室一天要接待病患100多人,到了假期,根本忙不过来。”
——北京同仁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8月14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二区的8个诊室,唯独专设的“儿童屈光专台”门口人满为患。
“可一发现就晚了,近视200度加散光50度。”
——来自内蒙古的黄女士说。她发现读一年级的孩子看电视时会往前凑,看远处物体时会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所以才到医院检查。
“近视成因分为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由先天因素为主导致的高度近视,其患病率较为恒定。而后天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足、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越来越明显。”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特点,近视患病率仍在上升。
“户外锻炼不达标、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睡眠不足等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且随着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
——近日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群体中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非近年才出现的,而课内外负担过重一直被当作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
“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防治科副科长何鲜桂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被写入了《征求意见稿》。
“89.5%的受访者称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被视为罪魁祸首。“
——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使孩子继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更是雪上加霜。
“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在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征求意见稿》提出。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屈光的实时发展情况,才能有效预防,对症下药。”
——何鲜桂说。屈光发育档案是如同学籍一样的视力监控数据,其中包括近视危险因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10多项与视力屈光发展相关的项目。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