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完,他找到主演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一吐观影的畅快之情。濮存昕太欣赏戏曲演员的讲究了,加入剧协让他受益匪浅,他经常站在侧幕研究戏曲演员的一招一式,演话剧《李白》时他就把中国武术、戏曲里的那股子劲儿融入了人物的动作设计中。濮存昕常说,演员这行是门杂学,什么都得会点,才能融会贯通。他说:“我是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我必须去看看前辈和同行的优胜者,谁比我强,我就去向他学习。”
濮存昕在黑龙江建设兵团时有个外号,叫“快节奏”,他做什么事都快,参军一年就入了党,做什么事都特别积极。没上过高中更没上过表演学校,濮存昕深深地感到时间的紧迫,自己再不拼命,城里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他时常对媳妇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40年能让自己走到演员队伍的前列。去年中秋,濮存昕来上海参加《行板如歌·秋思》名家名作朗诵音乐会,一首《团泊洼的秋天》让他成了郭小川的代言,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他感同身受,秋天之平静、秋天之喧嚣尽在他所诵读的一字一句间。今年10月,濮存昕还要再次来沪参加《秋·思》名家名作朗诵音乐会,采访间隙,他随手从包里掏出一份手抄的底稿,正是今秋朗诵会的篇目,艾青的《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因为是第一次朗诵这首诗,就连开车时,他也不忘利用堵车的时间掏出来背几句,确保完美的演出效果。
活到这个年纪,浮名虚利都已是身外之物。濮存昕将他在人艺当副院长的经历视作尽忠尽孝,不能把人艺毁在自己手里。现在濮存昕退休了,完全没有责任了,那他就可以胡来吗?不行,濮存昕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和同时代的观众一起成长,完成让剧场座无虚席的使命。
诚然,前辈里也有很多一般的演员,退休之后,他们确实有一两部作品还行,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尽管如今已经到了保晚节的时候,尽管选择已经少了很多很多,但濮存昕仍然希望在自己快收官的时候,再问一下自己,这样对吗?还有没有门能推一推?还有没有路未曾走过?前辈永远是他心头的标杆。
上要对得起父辈,下要带得动后辈。濮存昕身上的担子不轻,但因着对演戏的热爱,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的一句诗正应了他的心境:“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现在演艺圈乱象丛生,想当初著名演员于是之先生参加活动拿200块钱,他都受之有愧,心想怎么能给这么多钱。濮存昕也承认影视圈给目前的表演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慢慢来吧,还是需要一个教化的过程,演员光靠流量终究是不长久的。”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