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空新锐”背对背实弹抗击
向勇 吴振宇 张鞭
指挥所内,各类作战数据交互显示
导弹发射车接令后迅速开火,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金秋时节,第78集团军某防空旅机动数千公里,在渤海之滨展开实弹战术演习,列装未满“周岁”的某型地空导弹经受了严格的考验。

  越难打,越锻炼

  草甸中,“嘭”的一声,蓝军分队突然放飞靶机,蓝色尾喷划破夜空,红蓝背对背实弹对决就此启动。

  “敌机”从哪里飞?什么速度进入?红军全然不知,只能靠自主空情预警保障,雷达号手陈涛端坐雷达方舱里,紧盯屏幕,生怕错过任何异动。而为了构设逼真战场环境,蓝军全时段、多方位隐蔽突袭,逼着红军变招。有一次,蓝军目标保障分队长张亚卫操纵靶机超低空突袭红军,当靶机进入导弹射程后,他持续变换靶机飞行姿态,规避雷达跟踪锁定,待红军雷达试图锁定时,靶机频放诱饵弹,这正是蓝军去年突袭红军主阵地成功的方法。

  反观红军方面,当雷达跟丢目标时,指挥所立即启动射击预案B计划,采取雷达实时共享空情数据信息、双发齐射防诱饵策略。占据有利发射位置的两个导弹连,接令后迅速开火,两枚导弹准确命中靶机。“这种导弹具有精确制导、精准毁伤、远程抗击等特点,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防空利剑’。”防空旅长杨恩红称,该旅列装该导弹不足十个月,首次在新编制体制下进行全员全装全要素实弹战术演习,首次全面接受实战化背对背实弹对抗检验。

  红军抱怨蓝军靶机越飞越刁,蓝军也感叹红军导弹越打越准。望着实战对抗中一架架“有去无回”的靶机,张亚卫既心疼又喜悦,“靶机越难打,红军越锻炼,红军打得越准,蓝军飞得越值。”

  新战法,真考验

  “在全面检验新装备的作战效能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战法。”这是防空旅参演前定下的主要目标,那么,新战法能否接受近似实战的检验呢?

  视线重新回到训练场,“发射阵地暴露!”刚刚齐射击落“敌”机的作战单元接到导演部命令,在交替对空掩护中迅速转移阵地。在最短时间内,他们完成占领发射阵地、隐蔽伪装乃至发射准备。指挥所内,各类作战数据交互显示。

  “部队一等。”指挥员下令,雷达旋转、导弹起竖……各作战单元迅即做好战斗准备。

  “目标上图,方位XX,距离XX。”多型预警雷达实时共享空情,搜索雷达完成目标跟踪,“X车上报,正北方向发现小型机两架,距离XX,方位XX,高度XX。”

  “导弹X营抗击XX批目标。”接到对空抗击指令,发射营长张皓依据实时空情目标,临机下达双发齐射指令,“咚!咚!”两枚导弹瞬间腾空,数秒后,“敌”机应声炸落。

  还没等刚发射的导弹的尾烟散尽,导弹营又接到空情预警,更棘手的是,目标突然被雪花点覆盖。

  “目标丢失。”空情传来,指挥员果断下令多站联动指令,将空情目标直接分配给“火力臂”较长的导弹X营。“X连发射一车,X连发射三车,双发导弹拦截正北方向敌机,开火距离XX公里。”经过重新校对目标,该营临机决定进行尽远拦截,两个连队跟踪目标稳定的发射车接到抗击指令后,发射号手按下发射按钮,两枚导弹几乎同时从发射筒弹出,弹起靶落,再次命中。

  向勇 吴振宇 张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你还认得吗———被海外“魔改”的中国武器
克格勃特工让南非“拥核梦”成泡影
大国不可回避的“超算之战”
“防空新锐”背对背实弹抗击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19“防空新锐”背对背实弹抗击 2018-10-15 2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