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申办养老机构在许可上有很多要求,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举措提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未来带来的市场变化和新模式可能是,养老机构就像酒店管理公司一样,不需要有自己产权,是一个输出服务的机构。可以承包好几个社区,有了规模效应,标准化服务水准也能够上来,更有助于养老行业发展。”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意味着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变低了,想‘进城’变容易了。但13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中强调,要强化监督管理能力,这就是说,要把对服务的选择权给到服务对象的手中,通过他们的理性选择对服务机构实现优胜劣汰,最终形成良性运行的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服务市场是越来越规范的、充分竞争的蓝海,下水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做好准备。”
——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养老服务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些老年人生活比较困难,需要加大救助保障力度;一些养老院设施落后、服务类型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队伍短缺;相关法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等。”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曾在两会期间解析养老市场。
“政府的目的就是让新进来的规范、优秀企业取代目前做得不太好的企业,优胜劣汰,通过这种方式来将一些老的,没有发展前景的养老机构淘汰掉。”
——业内人士表示。
“做养老应体现这样的理念:亲情、诚信、精准积极应对老龄化。这样养老产业才能够大有发展。现在有一些机器人,也有一些高科技应用在养老服务,但是它代替不了骨肉的亲情。我们做养老就是扎扎实实,一步步一件事一件事做出来,是‘做养老’不是‘卖养老’。”
——中国社科院劳动经济与人口研究所教授王桥认为。
“我跟养老行业里的人交流,他们有这样一句话:有本事的人不愿干,没本事的人干不了。这是这个行业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觉得这次文件里提出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养老产业中来。”
——刘戈说。
“社区养老还是需要因地制宜,基于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经济来发展。
我们去过成都的武侯区做过调研,他们在这方面做的特色是,发挥小微养老机构的优势,通过地方政府购买的项目和服务来推进养老服务。这种嵌入式的社区养老,在很多地方做得比较成功。”
——中国社科院劳动经济与人口研究所教授王桥说,她表示社区养老服务升级重在接地气。
本栏编辑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