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3D打印羽绒服布料
轻薄有惊喜:保暖翻倍
冯琪 郜阳
  10月,消费者开始为自己购置御寒衣物。一款既有风度又有温度的保暖羽绒服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2018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展出的新型羽绒面料,运用3D打印技术,在普通面料厚度的结构中打印形成0.5毫米羽绒结构,轻松实现轻薄柔软、保暖蓄热、防风透气等多重功能,满足消费者对秋冬时装追求极致体验的需求。

  服装织造新革命

  3D打印,即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叠压、加厚的方式构造物体的技术。早先,打印材料主要为热熔塑料和高温钛合金属等,并未触及纺织品。经过长期的市场考察,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率先成立研发部门,将3D打印引入纺织品行业。

  “传统羽绒不仅臃肿,还存在不透气的缺点。若想保留透气特性,面料难免会钻绒。”泉欣董事长孔令玺介绍。在研发初期,他们也遇到类似的难题。由于面料弹性大,羽绒打印过程中又尚未固定,运动过程中羽绒会松动。每一根羽绒后面都有毛杆,在旋转过程中,毛杆会顺缝隙钻出来。

  为此,研发团队混合两种特质材料,设计出一层兼具弹性和黏性的“蜘蛛网”,将羽绒罩在其中,解决钻绒烦恼。同时,该面料保暖程度是同等毛料的2.5倍,静态热辐射达到羽绒服的60%。“3D羽绒面料共含11层结构,2层羽绒,1层防风材料,还有众多介质材料等。”表面看似传统的面料,通过3D打印方式增添材料间的巢状架构,带来不一样的秋冬服饰穿着体验。

  创新始终在路上

  展会现场,一件件3D羽绒面料织造的成衣陈列在展架上,远看与传统服饰略无异样,走至近处抚摸却能感受到面料的轻薄和舒适。

  经过长达5年的研制和摸索,3D羽绒面料已经在日本市场做出大范围尝试,并吸引意大利、法国等众多品牌投入新产品开发,收获较好口碑。再过两周,这款新型面料将在中国市场尝试性投放,希望引领消费产业升级。

  被日本同行誉为“开发狂魔”的孔令玺,在服装创新领域从未停止脚步。“创新首先要充分了解市场,找到开发弱点及盲区,从而把握市场话语权。”孔令玺透露,“下阶段我们将尝试推出新一代‘智能面料’,通过面料夹层的电感材质,智能化测量人体部分体征,获取健康数据等。”而‘自发电空调面料’利用软性半导体等材料来调节体温,目前也在研发过程中。”

  实习生 冯琪 见习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术前模拟演练 术中精准切除
3D打印羽绒服布料 轻薄有惊喜:保暖翻倍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93D打印羽绒服布料
轻薄有惊喜:保暖翻倍
2018-10-15 2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