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元素 国际表达
百余件艺术品点缀进博会
徐翌晟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会场各处有百余件艺术品点缀其中,从国际知名画家赵无极、到唐云、吴昌硕等海派艺术大师,到中国当代艺术家,传统的、创新的、抽象的、具象的,形态丰富多彩。据介绍,本次进博会的艺术品陈设最大的特点,改变了以往偏传统、偏收敛的态度,紧扣“主动开放”的关键词,大胆运用当代艺术作品。

  外方贵宾厅作品以东方文化内涵为基础,以国际艺术语言为媒介,体现了中国及中国艺术的开放姿态、融汇能力。太湖石原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寄托与映衬,李洪波的纸雕作品《太湖石》立于案上,这件几可乱真的“太湖石”拉开来,其实就是层层叠叠的报纸,利用了中国传统的拉花基本原理,拓宽了艺术语言的纬度。松树是中国古代儒家人格审美的象征,有着典型的东方气度和美学境界。史金淞的雕塑《松》,表示对外宾的礼节,喻示迎客之意,即“迎客松”。

  谷文达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著名的探索者,以书写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着具有很强话题性的当代实践艺术。谷文达为进博会创作的作品是《汇流·通达》,取意开放的上海,各方流域汇流长江和东海,同时象征汇流世界的商业博览,借用传统的书法基因创造具当代形式的作品,犹如新旧动能的转换。

  这次进博会会场内,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被全面运用、集体呈现,令人瞩目。长长的一串创作者名字几乎串起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在作品中,艺术家们运用的都是国际化语言,但溯其源头则来自中国传统,即使用油画语言,绘出的也是水墨意象。比如,王秋童、董小明、俞晓夫、樊枫等艺术家以上海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四方祥云合》《黄浦江畔》《百年上海》等,以水墨意象的上海城市风景油画回顾了上海的历史,也展示了中国今天的发展。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3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4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上港“冠军宝宝”萌翻天
扫一扫
ART021魅力四射
百余件艺术品点缀进博会
苏剧《国鼎魂》亮相艺术节
新民晚报文体汇A11百余件艺术品点缀进博会 2018-11-10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