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中的首届进博会已经出现成果,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再领风气之先。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人们都在猜测“新片区”会在哪里,哪些上市公司将受益,说明投资者已经不再考虑“底部”问题,而在寻找新的机会。
在4月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在海南省建立基于一个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时,笔者就在猜测上海自贸区有可能扩大,而这次虽然没有明确把上海整个城市设为自贸区,但扩大自贸区就是向这一目标靠拢。试想一下,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就是朝低税甚至免税方向发展,如果上海在免税方面为全国试验出可操作的办法与解决方案,就是一个世界上巨大的进口市场,与进博会的初衷完全一致。
笔者近期在美国生活,昨天去Target超市,这是一家在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也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笔者仔细查看看到的商品,即便在有贸易纠纷的情况下,商场里的商品多数还是made in Chine,不过据当地朋友介绍,有的商品价格有所上涨。
进博会的召开,还给上海带来新的期待,尤其是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将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宣布,再一次把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提升到人们的聚焦视点中。围绕着股市,投资者有很多的期待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股市离不开预期,这次习主席的发言再度让人们越过眼下的“磨底”而产生新的预期。发展是股市的关键,科创板的提出以及习近平视察张江科学城都给上海未来发展趋势明确点题。笔者预期科创板企业未来上市门槛会比较低,而对普通投资者会有一定的门槛,市场流动性会比较好。考虑到境外投资者已经可以在A股开户,那么科创板未来应该会逐渐放开对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限制,真正推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还有一个笔者长期期待的消息,就是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笔者的读者都知道,笔者从临港新城的发展到浦东机场、浦东东站设想,这些都与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有关,现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就直接和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并列为国家战略了,上海的两翼江苏、浙江对上海的经济支撑将会更大,上海经济辐射能力更加明显,上海经济的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
进博会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是上海开埠100多年来,破天荒头一次。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全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史上的大创新,前所未有,开山之作。上海,则又是敢为天下先。有资料指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产值相当于美国+日本+半个德国,而中国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2/3左右。把贸易做大就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任务,众多已经在上海和未来将来到上海发展的企业,不但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有为国服务的情怀。
时间进入11月份,笔者发现以前不少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明朗而成为确定的因素了。对上海而言开放政策只会更强而不是相反,美国中期选举也明朗了,同样随着时间流逝中美贸易摩擦也会越来越清晰,投资者的预期会有明显改善,看看每天的交易量和周边市场,相信预期是在往乐观方向变化了。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