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创指数跌跌不休,原因何在?决定个股价格区间的绝对不是市场信心和宏观政策,而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更具体点,就是公司上市以来的盈利状况。
我们拿中小板上市公司002005德豪润达来解剖一下。该公司2004年6月25日上市,经历了14个会计年度,盈利年份合计盈利9.4879亿元,亏损年份合计亏损11.5625亿元,盈亏相抵亏损2.0746亿元。上市14年,亏损两个亿,德豪润达现在的股价复权后低于上市当天一点不冤枉。今年上半年虽然回到2000万元的盈利水平,也只是和上市当年的利润水平相当。我想问一声该公司的法人和管理层,上市14年,都干了些什么?如果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经营情况都这样,指数和股价回到起点也很正常。所以中小创目前指数和个股价格不理想,根源不在外界,在于上市公司自己。同样同时期上市的002007华兰生物,上市当年利润是4136万元,到2017年利润是8亿元,增长了20倍,且上市14年累计获得58亿元利润,公司市值也从当初15亿元增长到340亿元,约22倍。如果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公司利润都和华兰生物一样,创业板指数或许10000点也不止了,何愁现在这样跌。
可惜整个A股里类似002005这样的公司偏多。10月18日沪指跌破2500点时有人给出一组数据:3553家A股上市公司中,与历史最高价相比,83只股票跌去9成以上;1018只股票跌去8成以上,占比28.65%;2125只股票跌去7成以上,占比59.8%;3150只股票被腰斩,占比88.66%。我狠心地认为,这类公司跌有应得,因为它们大多盈利状况不佳。如果这些公司历年利润累积和近年利润状况能和002007一样,即使碰到大熊市,也不至于大比例的腰斩。这样的问题在中小创上面比较突出,翻翻中小板创业板行情和数据,上市三五年或者八年十年后,利润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大有公司在。
中小创公司目前的窘境我认为带有“原罪”,需要拷问当年的IPO手法,在此不去深究。本文想谈谈中小创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一,努力专心经营主业,做大做强,提高盈利能力。不要专心减持套现跑路,不要专心跨界务虚赚快钱,不要专心理财吃老本。原来的主业虽然辛苦,但那是责任。建议大股东和管理层召集当时的保荐人、会计师和律师,一起读读当时的招股说明书,找回上市时候的初心和承诺,回想当时的溢美之辞和豪言壮语,知耻而后勇。
出路二,通过重组方式,注入更多优质资产,增厚公司资产和利润含量。10月20日晚间,证监会表示,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这个政策调整,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米下锅。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自己不好好经营,并购标的也不愿意与你为伍。
中小创个股近期波动厉害,指数虽有反弹,却仍属微不足道。希望上述分析和角度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规避风险和选择标的有借鉴意义。毛彩华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