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植树标兵易解放的一次邂逅,“军之声”合唱团的老兵们,从此与植树结下不解之缘。十年来,但凡易解放所有在上海为植树造林的宣传活动,“军之声”都会全力以赴地为其站队造势演唱,并长期捐款委托易解放代为植树。
今年是“军之声”合唱团成立十周年。这批昔日的老兵,决定践行习主席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赴内蒙古植树作为一项团庆活动。
行前,团长邵燕黎向所在的“军干所”请假。谁料,当这批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军队老干部得知内蒙古植树一事,便纷纷当场捐款,请邵燕黎代为,并表示今后还要继续。邵燕黎两个远在宁波的退伍军人妹妹,也闻讯赶来参加植树活动。
此次,“军之声”有五对夫妇一同前往内蒙古。其中有两对夫妇患有严重疾病,但他们还是互相搀扶、坚持着。一对夫妇还带了4岁的小孙女,想让孩子从小就有环保意识和奉献精神。
历经一天一夜路途的颠簸,到达包头后,“军之声”一行旋即驱车赶往此次的目的地磴口。
当年,易解放第一次在这里植树三百棵,次日就被大风沙全刮走。但她并不气馁。16年来,她不忘初心、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于摸索并掌握到一套在沙漠植树的方法和规律,树木存活率已近九成。如今,易解放和她的植树团队,已在2.7万亩的沙漠上,种下了500多万棵树。而且这片绿荫,还在不断地向周边、向纵深发展。
“军之声”合唱团在到达磴口的翌日,就加入了植树大军。这些年逾花甲的老兵们,顶着烈日,按照示范要求,分工合作。由于内蒙古沙漠下都是冻土,十分坚硬,因此打点很重要,而挖坑则较难。于是团里的男同志自告奋勇,担当挖坑任务,手上都起了水泡,仍不下“火线”,展现了昔日军人的风采。其余团员则跟进浇水、放树苗、填土后再浇水。
沙漠里种的大多数是生命力极强的梭梭树苗,而且两年后还可在此树上再嫁接有药用价值的肉苁蓉,几年后便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头一天植树,老兵们成绩喜人。他们种下了近四百棵梭梭树苗和六十棵杨树。虽然大家累得腰酸背痛,有的已精疲力尽,但心里都是乐滋滋的,因为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在七天行程中,“军之声”还特邀当地的乌兰牧骑,一同为牧民群众放歌舞蹈。那辽远隽永的歌声和那些不断茁壮成长的树苗一样,长留在那片土地上。
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