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花诗谜妙思多
江更生
  江更生

  梅花,居于“花中四君子”之首,深为世人钟爱,一班爱好梅花而又酷嗜灯谜人士,则尤喜将这“暗香浮动”的梅花撷为谜材,制成耐人寻味的灯谜了。

  笔者曾见有人以宋代王安石的咏梅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谜面,打《红楼梦》人名二,谜底为“王作梅、花袭人”。释谜时,须读成“王作梅花/袭人”,别解为“王安石写的梅花,香气袭人”。还见有人以“一生知己是梅花”诗句打成语“君子之交”(注:世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交,作“知交”解)等,皆是以梅花诗句为材料的雅俗央赏之谜。

  说起梅花与猜谜结缘之事,不禁令人想起了谜坛轰传的《百首梅花诗谜》来。曩见扬州前辈谜家孔剑秋《心向往斋谜话》载言:“真州(今江苏仪征)吴让之(1799-1870)先生,为书画大家,有咏梅花诗百首,每首隐一物品,不知何人手录,亦安吴(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著有《艺舟双楫》等,吴的老师)之一派。”知有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吴让之有此谜诗之作,情未一睹真容。事有凑巧,千禧年前,笔者从一位友人处见到以研究歌谣、谜语著称的武汉民间文艺家向人红先生收藏的一套发行于1935年的灯谜杂志《文虎周刊》,内中刊有难得一见的《梅花诗谜百首》。前有吴氏所写的“小引”,有“馆于(海陵,即今泰州)陈氏斋中,终日与老梅作对,乘兴而咏”,“偶成陇上新题,还忆花前旧句”等语。我喜不自禁地连夜抄得该刊逐期登出的谜诗,遗憾的是仅存了80首,虽非全豹,然已弥足珍贵。后来,我将“小引”及谜诗披露于拙编《中华谜海》(学林2000年版)中,这才使它亮相于谜苑,让众多的爱谜人能一睹为快。

  这是一篇超大型的梅花组诗,由一百首咏梅花的七言绝句荟集而成。每首诗都是谜面,各自暗隐一件物品,犹如《红楼梦》里薛宝琴的“怀古诗谜”一般,堪称诗歌为体,廋辞(谜的古称)为用。囿于篇幅,不克备载,现举二首如下,以见诗谜风致之一斑。一首是“年年花放落残红,艳裹浓装蓦地空。一点芳心香已散,陇头有约信先通”。谜底为“爆竹”。表面上都在写梅花的花开花落,花期花信。然后皆隐喻爆竹之特征:过年燃放,红纸裹包,须点引信,妙语双关。 

  另一首为:“一轮清影透纱窗,携手盘桓兴未降。香雪几堆何处落,霏霏落出照银缸。”谜底为“筛箩”。作者明写情侣携手品赏月下之梅,暗扣圆形细眼筛箩,以“携手”表示执筛之,可谓传神阿堵。两谜谜面看似咏吟梅花,实则寓藏玄机,字词巧行别解,处处绾合物形特征,大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妙。

  在人们激赏梅花诗谜巧思如环,复生未观遗珠之憾时际,传来《梅花诗谜》(又名《梅花百韵诗》)原刻本现身的“梅花消息”。原来,在2013年嘉德四季第二十三期拍卖会上,有一件善本古籍拍品,即为刻于嘉庆年间的《梅花诗谜》,最后以11500元成交,遂让世人见到了梅花诗谜的庐山真面目。根据谜史研究学者陈楠、黄全来、邵才三位的考证,梅花诗谜的作者,并非吴让之,而是清代以写《剧说》等闻名的学者焦循的族伯父焦轼(1710-1778,字应瞻,江苏扬州人)。

  十日谈

  梅花消息

  责编:刘芳

  我的窗外有一株梅花,红而不艳,暖意盈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我们不叫奇异果
假如有一种通知书
去友好村演出
走出廊桥 (中国画)
说吃两则
梅花诗谜妙思多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梅花诗谜妙思多 2019-01-29 2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