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教育局基建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军说,2018年11月起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和上海市团体标准《学校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限量》,作为最新、最严的“国标”和“团标”,使得塑胶跑道原材料、施工流程、质量检测等有据可循,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松江区将全市首个执行新“国标”和新“团标”建造的塑胶运动场地项目放在了华政附校,再过几天,六年级的孩子就将从目前的过渡地迁入新校舍。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跑道技术专家沈燕向家长们介绍着手里的一叠检测报告,新“团标”有几个最关键的地方,例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值要求≤5.0毫克每平方米每小时,这个跑道样品检测下来≤1.13;甲醛释放量限值要求≤0.10毫克每平方米每小时,新跑道样品检测值是≤0.05,检测结果是非常好的。另外,新“团标”还提高了重金属含量的限值要求,可溶性铅的限值要求为≤30毫克每平方米每小时,但在这个跑道的取样样品中竟然没有检测到可溶性铅。“从检测数据来看,这是目前上海校园里最优质的跑道,也是最最安全的跑道。”她说。
“也只能说是美中不足了,跑道上一共有7块补丁,仔细看是有补过的色差的。”张校长说,从去年3月7日新校舍开工后,家委会成员就成了编外“监理”,从原材料进货、施工到送检,都有家长代表全程“明察暗访”。有位做了30多年建筑工程的爷爷,把塑胶跑道所用的颗粒物、胶水等材料仔仔细细查了个遍,在上网比对了相同的材料后,在家长中不停宣传“用的材料是最棒的”。待检测单位进校后,家长们也是一路盯着。按规定,在跑道上检测必须是随机的,并且要做破坏性取样。眼看铺设一新的跑道将被东挖一块西挖一块,家长们觉得很心疼,建议是不是在跑道周边的试样地里取一块去送检,遭到了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取样监督员的坚决反对,他们坚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就这样,送检合格重新填补好窟窿后,就在跑道上永远留下了一块块手帕大小的补丁。不过,家长们却开心地说,这是为了安全和放心的“纪念标志”。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