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效果好初入套
记者来到李女士家中看到,堆放在屋内的清洁养护乳共有5大整箱,旁边的塑料袋中还散装着一二十瓶,每瓶500毫升,保质期三年。记者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每季度使用一瓶的量来计算,这些产品可以用上40多年。
3月13日中午,独自在家的李女士听到有人敲门,一女子自称姓刘,说是某超市客服人员,为回馈老客户,“买一赠一”促销一款韩国品牌清洁剂。这名刘姓女子进屋后,打开一瓶清洁剂涂在海绵上,抹了抹李女士家中的柜子,顿时光亮了许多。随后,她又在地板、地毯、油烟机上做了产品演示,效果挺好。刘姓女子称,买一赠一的优惠活动仅剩最后一天了,于是李女士刷卡支付3000元后,得到了两箱共60瓶清洁剂。
同情心泛滥被深套
这时,另一名较壮实的女子将两箱清洗剂搬进家门,她自称是该超市的运货员。那名女子挽住李女士的胳膊,打起了“感情牌”。她说,自己家中有两个孩子要念书,生活不容易,请求李女士“再帮她一把”。李女士深感同情,又花3000元“买”进120瓶清洁剂。
然而,两名女子并未就此罢休,又软磨硬泡约半小时,将“剩下”的60瓶清洁剂以2000元的价格“甩卖”给了李女士。
两人离开后,李女士才发现自己买到的“韩国货”其实是安徽某厂家生产的。再一看刷卡回单,抬头显示的并不是某超市,而是南京恒晟源商贸有限公司。李女士拨打刘姓女子电话,却无人接听,她继而拨打某超市电话,才得知该超市并无上门推销的售货方式。
李女士到派出所报案,民警尝试用其他号码拨打,接通后对方答应了退货要求。然而,从那以后,此电话再未拨通过。
时刻提防推销圈套
记者调查发现,“清洁剂”骗局早已有之,“套路”其实很简单:无非买多有折扣、买多送服务等利诱因素。除了清洁剂产品外,一些推销人员还冒充公司售后服务人员,或是冒充小区物业、社区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推销一些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诸如门锁、燃气报警器等产品,推销对象多为中老年群体,而这些产品大多为高价低质的“三无”产品。
通讯员 薛亮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