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薇)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高分五号卫星昨天顺利在轨交付用户使用。作为全球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上海制造的高分五号卫星 “上可看大气、中可观地表、下可探地矿”,兼有“四高”优势——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定标精度,在大气、水、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提供定量化高精度遥感数据,成为推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的有力手段,大大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据悉,高分五号卫星于2018年5月9日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9个月严格的在轨测试和评价,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有效载荷数据质量及反演结果表现优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0年批准启动实施以来,已成功发射高分一号至高分六号等六颗卫星,数据源不断丰富,实现了“六战六捷”。高分五号与六号都于昨天投入使用。目前,高分系列可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型谱基本形成,与其他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相配合,为高分遥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高分专项卫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20个行业、30个省域,在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测绘等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到2022年前,我国还将发射1颗高光谱观测卫星,1颗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1颗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监测卫星,共同组成天基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年底发射“高分七号”
高分五号和六号卫星投用,标志着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打造天基对地观测能力中最有应用特色的高光谱能力的形成。据悉,今年是实现高分专项“十三五”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年底还将发射高分七号卫星,届时将全部完成天基系统的建设任务,高分专项建设重点将转到应用体系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