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公心
中国智慧启迪全球未来
面对全球发展的“四大赤字”,中国提出破解难题的“四个坚持”: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新型大国关系、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令人耳目一新。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摒弃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展现了超越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中国智慧。从“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渲染颇多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到“中国威胁论”,对抗冲突的思维怪圈令世界深受其害,让人们对中国方案更加充满期待。正如英国剑桥大学马丁·雅克教授所说:“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兼善天下、崇尚和合的中国智慧,因直面时代挑战,体察世界巨变,直击人们对和平发展的期盼,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践行公道
中国行动增益世界福祉
知行合一,坐言起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引领人类发展的远大理想,更是脚踏实地的扎实行动。
中国敞开胸怀与世界分享机遇。为扩大进口,中国去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近70%。
中国真心实意助推全球发展。高山和大海为证,从马尔代夫到斯里兰卡,中国带来的基建“零突破”把人们代代传承的梦想变成现实;碧水和蓝天见证,从老挝到哈萨克斯坦,中国实施的绿色环保项目既守护盎然春色,又点亮光明未来;喜悦和繁华见证,从孟加拉国到塞尔维亚再到希腊、埃及,中国推动的合作项目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
中国坚定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货物降税、服务贸易开放等方面全面履约,不仅如此,中国用行动诠释深化开放的诚意,从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到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
秉持公理
中国风范赢得世界人心
日前,意大利、卢森堡、秘鲁等多个国家正式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规模超过首届,中外企业在论坛期间签署合作协议的总金额达到640多亿美元……合作共赢的中国理念,吸引越来越多国家携手前行。
与此同时,中国促合作、谋共赢的形象也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然而,在一些奉行霸权、唯我独尊的国家眼中,中国的进步不仅不是好事,反而对自身发展构成了威胁。为了维护霸主地位,美国不惜挥舞“关税大棒”、实施科技霸凌、挑动对立冲突。
如今,美式霸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中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多边主义的正义之举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正如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所说,“全球治理不能依靠恐吓和威胁,而是应坚持开放共赢……美国的霸凌行为,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了强烈反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必将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更多认同和支持,共同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交响。
新华社记者 韩冰 杜白羽
(据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