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期梳理陈案旧案 科技升级破案手段
追踪13年,识破六团命案凶手伪装
杨洁
  13年前,浦东六团地区未侦破的一起命案,让侦查员们如鲠在喉。今天上午,记者从浦东公安分局获悉,在高科技新侦查手段的支持下,近日浦东警方终于把这起未破命案给“啃”了下来,将逃亡在外的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疑妻出轨 杀人逃亡

  2006年,来沪打工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与被害人罗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浦东新区六团地区一私房里。两人因琐事经常吵架,王某疑心罗某出轨同事汪某。

  同年11月1日,王某请假提前回家,发现罗某不在家中,于是抄起一把菜刀,骑车来到汪某家中。透过窗户,王某果然看到了罗某的运动鞋,发现她就在屋里。王某觉得自己遭到背叛,怒而持刀冲进屋内,将罗某砍死,并将汪某砍伤。

  案发后,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虽然当时已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但案发后王某已逃离现场。由于案发时天色昏暗,现场没有目击者注意到王某逃离的方向,案发地又存在监控盲点,给侦查员查明嫌疑人的逃离轨迹带来一定难度。虽然侦查多日,案件仍没有突破性进展,陷入僵局。

  改换身份 异地生活

  13年过去了,由科技助力,侦查手段不断升级。侦查员们定期会对陈案旧案重新进行梳理,从抽丝剥茧的细微线索中寻找案件解密的“钥匙”。

  在对历年未破命案存档进行新一步梳理时,侦查员们对当年六团命案现场留存的线索进行复检,案件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查明,当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与外省武汉地区一名叫“杨某生”的人身份信息极度相似。

  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副队长姚仲昆说:“我们推断,嫌疑人王某可能已将身份变成了‘杨某生’,用新身份在外省开始了新生活。”经过进一步比对,数据信息印证了侦查员们的大胆猜想。

  带着这一关键线索,抓捕行动的集结号随之吹响。

  日夜兼程 抓捕凶手

  今年6月10日一大早,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远赴湖北武汉开展抓捕。经过近24小时的连续作战,侦查员们连夜来到“杨某生”所在的一家足浴店门口。一进门,迎接民警的便是大堂经理“杨某生”。民警直截了当,出示证件,亮明身份。

  “上海的警察?”听到民警的话,化名为“杨某生”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惊讶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民警严肃地问道。

  “……我叫王某。”沉默数秒后,王某整个人都瘫了下来,承认了自己原来的身份。他的逃亡生涯就此画上句号。

  至此,一起发生在13年前的故意杀人案终于告破。经审,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了当年将罗某砍死、将汪某砍伤后,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潜逃的犯罪事实。

  目前,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浦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后续审理与侦办工作仍在进行中,而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0-15
贴标假冒“博世”蓄电池销售被查
首批公安勤务辅警今起上岗
A股迎史上最热闹“打新黄金周”
拟顶格处罚*ST康得涉案人员
高铁一幼童手指被夹 医生施援手止血包扎
追踪13年,识破六团命案凶手伪装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10追踪13年,识破六团命案凶手伪装 2019-07-08 2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