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体育/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 听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说“服务”
~~~—— 听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说“服务”
~~~—— 听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说“服务”
~~~—— 听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说“服务”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好乒乓外交这一棒
—— 听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说“服务”
沈琦华
2019年,中国乒协副主席柳屹在国际乒联大会上助力四川成都获得2022年世乒赛举办权。图为柳屹(中)与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右)和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丹顿(左)
  中国乒乓球最著名的“外交事件”,应该算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震惊了世界。如今,中国乒乓球外事工作交棒到一位女性手中——柳屹,这位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常年从事外事工作,在中国乒协的国际合作和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1992年踏进国家体委大院至今,柳屹已经为中国乒乓球服务了整整27年。她用“服务”这个词,谦逊而精到。

  乒乓助力外交

  用老一辈体育外交家魏纪中的话说,他们那一代的体育外交官,就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益与国际奥委会、与国际体育组织“吵架”。

  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面临着重重国际封锁,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体育行业特别是乒乓球是最能打开局面的。而相对于当年“乒乓外交”意在树立中国形象、打破外事坚冰,如今的乒乓球外事工作则更重视从乒乓球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国际乒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举个例子,原先奥运会乒乓球奖牌的设置是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四块金牌。但在北京奥运会前,国际乒联就和中国乒协商量,能否把奖牌的设置改成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四个项目。即便是少了包揽男双女双金银牌的机会,但乒乓球团体比赛的影响力巨大,对运动项目本身来说,一定是个好事情,于是中国乒协便同意了国际乒联的建议。

  柳屹说,这个乒乓外事协商的经典案例,说明了当前中国乒乓球外事工作最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只考虑本国利益,要从乒乓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考虑,必要时,中国乒协也能做出让步和妥协。这不仅显示了中国乒乓球已经具备了“荣耀,世界共享”的国际眼光,更表明了中国乒乓球不怕挑战的勇气和胸怀。

  犹记入职那天

  1992年,柳屹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时候,学校有报考国家体委的机会,柳屹没有犹豫,一个字“去”,且被顺利录取。说起体育,柳屹笑言自己是北外女生中少见的体育迷,可以说逢“球”必看。

  柳屹对入职那天记得分外清楚。第一天上班,刚到国家体委国际司报到,就被国际司领导安排去亚乒联秘书处从事外事联络工作。要翻译一大堆文件,柳屹回忆自己干的头一件事,就是文件翻译和填签证表,文件来来去去,忙得没时间喝水。

  多年后,逐步成长为资深外事工作者的柳屹才知道,当年中国乒乓球外事工作量大面广,国际司领导想锻炼一下她这个初出茅庐的北外女生。

  就这样,柳屹和乒乓球结了缘。时光如梭,转眼间柳屹为中国乒乓球事业服务了整整27年。

  见证乒乓神话

  走进体委大门的时候,柳屹笑言其实自己并不知道体委工作是干什么的,就是抱着“一颗螺丝钉,拧在哪就是哪”的心态。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没有几天,就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邓亚萍,当时可把自己吓着了,更没想到的是,邓亚萍和自己的处长刘北剑相谈甚欢,这让柳屹非常羡慕。

  柳屹说,其实体育外事工作是非常琐碎和繁杂的,不仅要关注国际乒坛的发展动向和变化,及时反馈给国内作为项目训练时的参考,还要在国际乒坛为中国队发声。针对中国乒乓球队人员变化多、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柳屹为了配合好球队出访比赛等纷繁复杂的各项外事活动,往往要多做两三倍的工作,还要设计各种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柳屹为中国乒乓球界服务的27年,也正是中国乒乓球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27年。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3块金牌开始,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上成绩斐然,创造了长盛不衰的神话。柳屹庆幸自己见证并参与了这个伟大的过程。

  结缘“红双喜”

  2019年是红双喜品牌诞生60周年。柳屹刚开始接触乒乓球外事工作,就知道了“红双喜”这个国产品牌。“红双喜”走过了60年,柳屹说,如今几乎全世界重要的乒乓球赛事中,都有“红双喜”的身影,特别是奥运会和世锦赛都选用了红双喜乒乓球运动器材,这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可以说“红双喜”是中国乒乓的骄傲。

  中国向来有以体育为媒,推动各国团结、友好的外交传统。在柳屹从事乒乓外事工作的27年中,“红双喜”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服务国家“乒乓外交”的大局。

  2011年,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红双喜”主动请缨,协助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2015年9月,“新乒乓外交”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林肯中学。在习主席演讲现场,学校在醒目位置摆放出习近平赠送的礼物——3张乒乓球台以及一些乒乓球拍和比赛用球,而这些乒乓球产品均出自“红双喜”,其中的乒乓球拍更是奥运冠军马龙和王皓的“同款球拍”。近年来,“红双喜”还和中国乒协一起举办了“筑梦行动”,走进非洲,走进拉美,走进大洋洲,把中国乒乓球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世界。对此,柳屹作为一名中国体育界的外事官员,非常感谢“红双喜”对于中国体育外交的无私支持。  本报记者 沈琦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0-15
罗马全北锋将 双双驰援申花
接好乒乓外交这一棒
矛坚盾固 兵强马壮
广告
新民晚报体育/文体新闻A16接好乒乓外交这一棒 2019-07-08 2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