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鬼”
陈钰鹏
  陈钰鹏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会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人变成了鬼;还有人认为,好人死后进天堂;坏人死后入地狱,要受尽十八层地狱的苦头,为自己在世时所作的罪孽“赎罪”。

  “见鬼”一词因此在民间广为流行,本来,见鬼是指家人在白天醒着时短时看见已故之人,由于这种现象很少,所以一般都不太相信言者的叙述,充其量认为是有病时神志不清引起的幻觉,或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虚假感知,并没将其当回事。后来说的人多了,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非常诚恳,才引起了注意。比如国外有个女子参加了丈夫的葬礼后回到家,看见丈夫好像还活着坐在椅子上。“见鬼现象”终于得到有关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一位心理学家兼物理学家解释说,丈夫坐在椅子上的场景几十年来已刻录在这位女子的感觉系统中,失去丈夫后,大脑就为她临时填补了这一“缺失信息”——为了系统的平衡。

  对经常闹鬼的场所,研究者还认为可用另一个原因来解释:该处的地磁场比其他地方强烈,已经证明,电磁脉冲在刺激大脑颞叶的脑细胞,而这一脑区正好是最容易被触发神秘阅历的。加拿大的地球物理学家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预期成绩。我们平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常会碰到“闹鬼的城堡”“幽灵走廊”等描述,都可用“地磁场强烈”来加以解释。一个重大的谜团终于也迎刃而解:伦敦西南部的汉普顿宫(当年的英王室宫廷),几个世纪来,游客常在一个过道里看到一个奇怪的女子身影;据游客反映,有时会感到被一只冰冷的手触摸到,或感觉到一股冷气。研究者们用高灵敏度测量仪证明了此地有明显强烈的磁场。

  莫道迷信出鬼神,鬼神聚众成文化。我国从南北朝开始在地下建造众鬼云集的神话地狱,至今保存完好的地狱尚有四座:山西省蒲县城东的柏山寺十八层地狱、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旧城正北的高庙地狱宫、山西省平遥县西南桥头村的双林寺地狱、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山南台西北岭畔的金阁寺地狱。这些地狱及其造像和刑罚手段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神话中的地狱面貌。唐代诗人杜牧的《李贺集序》首次提出了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形象“牛鬼蛇神”。

  再说,自从有了“鬼”字,汉字的表达力大为提升,用带“鬼”的字喻称阴险、狡诈、见不得光明:鬼头鬼脑、鬼计多端、鬼鬼祟祟;有着不良嗜好的人可称鬼:酒鬼、赌鬼、色鬼;表示轻蔑的字后面加“鬼”而变成称呼如“吝啬鬼”“小气鬼”;当然,用“鬼”还能构成昵称:“小鬼”“机灵鬼”……不是挺可爱的吗?平时,我们也会自言自语地埋怨自己“真见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1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新西兰
   第A24版:葡萄牙/新民海外
弄堂里的回味
“遇见”赵超老
智慧快餐
见“鬼”
探寻上海良渚文化古遗址
怀袖雅物
不能乱用的姓名称谓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见“鬼” 2019-07-28 2 2019年07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