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上海良渚文化古遗址
曹伟明
  曹伟明

  浙江的良渚文化,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上海也有良渚文化。仲夏的一天,我探访了青浦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民间传说这里曾是宋朝名将韩世忠与金兵鏖战后掩埋阵亡将士的地方。

  福泉山,又名覆船山。上世纪80年代,上海考古界曾在“福泉山”三次发掘,让名不经传的福泉山名声大振。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土筑“金字塔”中的五色土层,就是上海文化的源头,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古上海的细腻和卓越、上海先民的勤劳和智慧都在这里呈现。

  福泉山曾出土了中国最早组合繁复的管、珠、坠,色彩斑斓的玉项链,湖绿色透光的玉戚,精细雕刻繁密的琮形玉镯、精良的玉带钩、宽大的石斧、刻纹细密的象牙器、小巧玲珑的黑衣三足陶盉、鸟形陶盉、红彩高柄黑陶罐、最大的陶鼎等。还有熏炉、石砚和文房及生活用品,以木为胎的漆器,那些红色和黑色更是当时的流行色,反映了上海先民的审美取向。

  福泉山发现的类似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镇的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比良渚遗址更精美,是人类四千多年前古代社会贫富分化、阶层凸现的写照,更是人类从社会文化形态迈向文明曙光的前进脚步。

  值得一提的是,福泉山出土的带有“神徽”的玉琮,或鸟兽、或神人的构图,对称而精致,其富贵与典雅,蕴含着玄机。这怪异的形象,具有神秘的威慑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富有某种超世然的权威神力。它的雕刻创造过程是上海先民心灵和神明对话通天地的过程,这些礼器,是人们梦想“飞天”的精神载体。而玉琮和玉璧,则是上海先民对天圆地方的想象,所谓“苍璧礼天”,开辟了人们沟通神灵的通道,具有超越时空、征服自然的追求。

  面对沧海桑田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我突然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充满自豪的一句话:“福泉山是土筑的‘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福泉山的良渚文化,为研究我国国家的起源、重写上海的历史,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它是从文化到文明演变的见证,更是文化的历史堆积整合、文明的沉淀集结过程。它是有魂魄、超越时空的。为当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城市精神塑造,找到了文脉,烙上了先进文化的底色。

  暖风中,我完成了一次与上海先民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土筑金字塔,出土的精美文物,让我很是自豪,心中涌起一股向往文明的暖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1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新西兰
   第A24版:葡萄牙/新民海外
弄堂里的回味
“遇见”赵超老
智慧快餐
见“鬼”
探寻上海良渚文化古遗址
怀袖雅物
不能乱用的姓名称谓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探寻上海良渚文化古遗址 2019-07-28 2 2019年07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