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聚焦/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上交再度登上琉森音乐节舞台~~~
上交再度登上琉森音乐节舞台~~~
上交再度登上琉森音乐节舞台~~~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交再度登上琉森音乐节舞台
“中西对话”演绎“生命交响”
朱渊
■琉森音乐节上交演出现场
  阿尔卑斯山的余脉被夕阳余晖笼罩着,沿着波光粼粼的琉森湖,越来越多的人向音乐厅涌来,等待他们的是一个足以匹配湖光山色的美妙音乐之夜。

  昨晚,指挥家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在瑞士KKL音乐厅相继奏响了陈其钢的《五行》、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这是上交继2017年后再度登上琉森音乐节的舞台。当巨浪般的音潮在余隆收尾的手势中戛然而止,全场爆发的掌声持续2分钟。

  《五行》开场

  照例,上交此番世界巡演,琉森站依然以陈其钢的《五行》开场,“水”的叮咚婉转,“土”的广阔包容,“木”的深沉飘逸,“金”的石破天开,“火”的浓烈炙热,五行说的是自然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道理,展现的是中国人文哲思下对生命的思考。

  无独有偶,今次下半场的重头戏——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所表现的也是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生命最后光阴中传递出的人生感悟。在这忧伤的旋律中,能听到流浪异国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和眷恋,也能听到挣扎在现实和理想中的痛苦和无奈。

  乐曲虽以“舞曲”命名,却是一曲生命“交响”,看似欢快的舞步掩盖不住内心的沉重,即便以同样的狂风暴雨般的音乐作为回击,得到的却是命运更猛烈的击打,眼看着即将被死亡的恐惧覆灭,也只能再用尽力气发出最后的呐喊,哪怕只是徒劳。

  有乐评人在被问到感受时这样形容:“从乐队的演绎中好像感受到作曲家的呼吸如同烈火一般炽热,我们能从中听到挣扎、痛苦和无尽的漫漫长路,但最终依然有虔诚、坦然与长吁一口气般的解脱。”

  “兄弟”携手

  几乎每站巡演,上交都悉心安排了“特邀嘉宾”,昨晚登场的是著名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他为观众献上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如同一杯香醇浓厚的葡萄美酒,“饮”后回味无穷。

  演奏家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面上不动声色,千言万语都在音乐中;而另一种则如同齐默尔曼,当他沉浸在乐曲中,他的每个细胞和毛孔都在向你诉说他的情感。当他的弓搭上琴弦,这个男人仿佛瞬间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的眉头微微皱着,嘴角不自觉地下撇,小提琴略带忧伤的旋律就这样流泻而出,将听众带入一种“微醺”的状态。难以抗拒、也无需抗拒,心甘情愿地被引领,无怨无悔地跟随,就像那杯在手中晃出玫瑰色的酒,让你沉醉。

  昨晚这部协奏曲的精彩演绎,得益于齐默尔曼和余隆配合的“天衣无缝”。演奏中,两人的眼神交流不算高频却似乎“一眼读懂所有”,那可是半辈子攒下的默契。原来,两位艺术家已是结交近三十年的老友,年龄相当,气味相投,堪称乐坛“兄弟”。

  此前,两人曾在世界各地无数次搭档演出,登台琉森却是首次。据悉,“兄弟”两人还将在接下来的格拉芬内格音乐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同台献演。

  特派记者 朱渊 (本报琉森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品牌传播
“中西对话”演绎“生命交响”
24天巡演12城
新民晚报聚焦/文体汇A10“中西对话”演绎“生命交响” 2019-08-24 2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