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午间,高岛屋发布公告称,由于得到物业业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长宁区相关部门的协助,重拾信心继续经营,因此将在8月25日以后继续正常经营。
依依情挽留告别心
留住高岛屋的,是什么?
“6月25日以来,我们与市政府、物业业主,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基于沟通结果,我们认识到强化经营的各种要素,即品牌知名度、招徕客人能力、销售业绩等,需要建立在坚固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在接受协助之后,高岛屋能够减轻中长期的经营负担。”此其一。
“考虑到地区市场的需求性,以及顾客对高岛屋的支持。当初决定终止营业之后,很多附近的居民及上班族都表示,如果没有上海高岛屋,今后用餐购物不方便。因此,我们确信了高岛屋存在的必要性。”此其二。
昨天晚上,上海高岛屋发来一份书面答复,阐述在上海继续经营的两大原因。
“神助攻”激发创业情
“从6月25日宣布清算并解散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之后的两个月里,上海高岛屋在工作日出现了周末客流,周末更是人气旺盛。闭店前的氛围,让高岛屋高层的心情既复杂又纠结。”知情人士说,越是临近闭店,经营者越是依依不舍。
尽管外资企业的去与留是市场行为,但此时出现的市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成了“神助攻”。
“上海正在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我们把行业全景图向高岛屋做了非常详实的介绍,使得它愿意留下来,和上海一起探索零售业的创新发展。”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决定闭店前的高岛屋很悲观,认为实体店消费低迷,但闭店前两个月的业绩证明,上海市场不是没有消费力。
从进口博览会、夜间经济、特色小店,到全球新品首发地、购物专线,“上海购物”创新发展的美好愿景,激发高岛屋的创业激情。8月23日凌晨,高岛屋和物业中华企业就租金问题达成一致。
新启程需走转型路
此番起落,也给高岛屋上了一课。2012年12月,上海高岛屋开业,但经营始终不温不火。业内人士指出,高岛屋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和管理也做得不够到位。但闭店前夕的旺盛人气,说明高岛屋在上海消费者的心目中仍有一席之地。
当依依惜别的情感退去,8月25日以后的高岛屋又将如何经营?
“上海高岛屋今日起将重新启程,致力于实现更加优质百货店的目标,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高岛屋在书面回复中表示,将为本地顾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以及服务,今后将考虑导入新型的实体店运营模式,引进新的日本品牌,强化EC渠道等等。
上海高岛屋已经知道必须改变了。因为上海是全球商业零售企业的竞技场,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永不停歇的创新才是不变的追求。无论是外资还是中资,只有不断深入挖掘本土消费需求,才能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