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5时许,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当事人并不在家中。于是,民警拨打了当事人的电话。一名自称当事人丈夫的男子接听了电话,称他们已经搬家,并报了另一个地址给民警。民警再次上门进行核实,却发现地址住户与实际情况根本不符,这一反常情况引起了民警的警觉。邵小姐的手机号很可能已经被无条件转移到骗子的手机上,刚刚接电话的很有可能就是诈骗嫌疑人,邵小姐上当受骗的可能性极大。
再次返回邵小姐登记的住处,民警仍然没有找到邵小姐。经现场走访,民警掌握到了一条线索,邵小姐是通过某房产中介公司租住的此套房屋。民警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该中介公司,幸好办理邵小姐房屋出租业务的房屋管家有邵小姐另一个联系方式。这一次,民警与邵小姐取得了联系:“赶紧挂电话,那一头是骗子。”正当邵小姐犹豫是否要按照电话那头“民警”的要求登录新的手机系统账户时,民警的这个劝阻电话坚定了她的判断,邵小姐果断挂掉了骗子的电话。
19时许,“寻觅”了近2个小时的民警,终于见到了邵小姐本人。原来,当天下午,邵小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省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谎称她名下的一个手机号码涉及重大案件,随后邵小姐的电话被转给了该省“警方”……此后,骗子为了隔绝邵小姐与外界的联系,诱导邵小姐关闭了手机短信接收功能,开启了“无条件呼叫转移”功能。然后,一步步诱骗邵小姐登录骗子提供的手机系统账号。所幸民警及时介入劝阻,邵小姐才避免了损失3万余元。
通讯员 宋严
本报记者 江跃中
【警方提醒】
■ 微信、QQ里向你发送警官证照片、通缉令图片的都是诈骗
■ 在电话中自称警官,要和你互加微信、QQ、钉钉好友,要和你讨论案情的都是诈骗
■ 不走财务流程,在微信,QQ群里要求财务、会计转账,还拒绝当面或通话确认的,都是诈骗
■ 在网络交易中,凡是索取密码、验证码,或者要求你点击陌生链接,扫二维码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