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2016年1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不必过度吹捧“平常之善”
毛建国
  在商场被偷后,四川眉山一女子公开抱怨事后才提醒自己的男性路人。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女子遭到网友集体炮轰。对此事件,公众观点趋向于认为女子不该提出过高要求,不应该强求他人见义勇为。

  我想起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的概念。我认为,与“平庸之恶”相对的,还有一种“平常之善”。在道德的好坏之间存在中间层次的“不好不坏”。见义勇为可称为“优秀”,而男子的做法算“合格”或“良好”,即“平常之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不认可“平常之善”,“道德词典”一味主张“见义勇为”。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见义勇为的风险,更倾向于“见义智为”的“平常之善”。

  网友对男子的肯定,正是出于对“平常之善”的认可。这说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更全面了。但如果对“平常之善”过度追捧,那么置见义勇为于何地?

  “平常之善”与见义勇为不能对立,更不能完全取代见义勇为。看到一起不公不平事件,如果人人只想着会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这样的社会恐怕不是人们向往的。

  如果说,公众对当事人提出过高要求,完全不能接受“平常之善”,是观念落后的话,那么只提倡“平常之善”,没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具体到这一事件,可以接受路人提醒式的“平常之善”,但也不必拔高“平常之善”,视线里更不能只有“平常之善”。(毛建国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社会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会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广告
“罚看远光灯”执法无据
真的是为孩子好?
不必过度吹捧“平常之善”
家长的焦虑
“包”罗万象
普查最怕“钉子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不必过度吹捧“平常之善” 2016-11-03 2 2016年1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