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即将在沪揭幕之际,作为会议期间“中国国家日”的一个考察点,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创建世卫组织健康社区的典型案例得到青睐。
“我去过那里很多次,一直很感动。做老百姓搞得明白、能够加入的健康教育,这件事还得用心思。”市健康促进会会长李忠阳,一个自称为“快乐而忙碌着的健康促进志愿者”,为本报读者做一次“专家评议”。
健康 先从环境开始
延吉新村街道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健康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先进社区”。去年启动创建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社区行动以来,“健康”成为贯穿于街道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延春公园被打造为健康主题公园,划出活力运动区、阳光休闲区、欢乐蹦蹦跳、快乐健康路、精彩舞动区、科学健身区六大功能区。每个区都有特色,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居民。
水丰路成为健康知识一条街,通过绿地插牌、宣传报栏等,将健康知识、健康理念散播开去。附近的其他主要道路也做了健康氛围布置,向居民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小知识。
专家评议>>>
重视居民健康,不应该仅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好多年来,延吉新村街道围绕建设健康社区,每年都有专题会议。比如环境整治,到处乱哄哄、脏兮兮的话,健康何从谈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才是保障幸福快乐、可持续发展的关健所在。
健康 就是多跳多玩
为了让针对居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能更好地落地,延吉新村街道注重引进各种民间和社会力量。“睦邻中心”就是一个创新。这是一种由街道辟出场所,通过竞争方式引进专门机构或组织,开展健康服务的尝试。
在延吉七村、延吉二三村、控江路645弄三个点,街道与一个民间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以“暖心夕阳,从心启航”为主题,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活动,至今共开展骨干分子培训和心理健康干预活动4次,参与人数达240余人。
社区“第四睦邻中心”2013年3月进行了改扩建,由一个社区健康促进社负责日常托管运营。中心设有常青藤旗舰馆、成长空间站、E视窗、益动生活馆、妇女之家、乐活舞台、正能量剧场、红色港湾共8个功能场馆以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延伸点。
小马是教练员出身。受聘于“睦邻中心”负责一个运动锻练项目后,他不光领着做健身操,还教会了大家APP、上微信,帮助老年人学会通过微信群学习防病知识、交流健康心得,深受阿姨爷叔们的欢迎。
专家评议>>>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延吉新村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非常值得扩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不断融入大健康的范畴。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打球做操,唱歌跳舞,让他们开开心心,就是大健康的概念!
健康 还要自我管理
延吉七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地点,在第四睦邻中心的正能量剧场。小组成员20名,年龄最小的48岁,最大的84岁。一名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全年参与活动,为组员们进行专业的健康指导。
与全街道按居委会分的17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一样,延吉七村小组对组员做过基础调查:20人中高血压患者13人、糖尿病患者3人、心脑血管疾病3人;男性烟民较多,自我控烟力差;饮食习惯欠佳,日常运动缺乏。结合指导医生的建议,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份个人健康自我管理年度计划——除疾病防治外,还包括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如在小区内为居民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参加小区义务劳动、清洁家园,向独居老年人赠送年画关怀老人生活等。
小组有1名每天两包、烟龄40多年的“老烟枪”,参与了几次小组活动后,终于痛下决心,成功戒烟。他的行为还带动了身边另外两名烟民开始戒烟。
专家评议>>>
抓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找到适合的方法很重要。全民小康,离不开全民健康。延吉新村街道摸索规律,建立机制,先评估、后干预。让普通居民学得会、做得来、有效果,是为健康社区的坚实基础。
首席记者 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