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保险品种多
“‘双11’的这些险种,叫做消费保险,大致有质量保障类(如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生鲜腐烂险等),物流保障类(如退货运费险,物流破损险),售后保障类(如化妆品过敏险),价格保障类(如保价险),信用保障类(如订单险)这五大类。”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介绍,退货险在买家退货时负担一部分运费;低价险在消费后商品价格出现变动时自动“补差”;至于“红屁股险”“鞋子脱胶险”等则是针对商品质量。
据蚂蚁金服保险平台统计,今年“双11”是消费保险品种最多的一届,共有9家保险公司提供了超过30种消费保险服务。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商品在退货、破损、质保环节出现痛点,就会应运出针对性的消费保险。”
视情况主动买保险
记者注意到,像“红屁股险”“鞋子脱胶险”等针对商品质量的保险,参与投保的店铺还并不多,消费者获得的此类保险大多由卖家赠送。而像“退货运费险”,几乎覆盖了大多数店铺,有些是由卖家赠送,有些则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是否购买。从价格来看,消费保险的投保金额可能只有几毛钱到几元钱,赔付金额则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
如果店铺不提供保险,消费者会主动购买吗?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主要看商品种类,“像衣服鞋子这种较容易遭遇退货的商品,即使店家不提供退货运费险,我自己也会买一份。”有些商品则根据用户评价来决定是否要投保,“之前我在天猫上帮宝宝买尿布,看到有一两个用户评论说使用产品后出现红屁股,就在购买这款商品时,买了一份无忧退货险。”
索赔手续并不简便
有了保险,理赔是否容易?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系统会根据用户报案图片来识别理赔标的物的有效信息,如商品标签代码、货品破损程度等,再加上理赔报案人的信用记录,人工智能系统基本可以审核处理超过90%的报案,剩下的疑案、复杂案件才会传送给人工处理。符合理赔条件的,支付宝账号上就会收到赔款。”
不过,有消费者反映,索赔手续并不简单。市民陆小姐就告诉记者,有次她购买的鞋子脱胶断底,沟通后对方建议她去找保险公司理赔,“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客服却被告知,要将鞋子寄送过去质检,运费要自理。算了下,理赔金也没多少,扣掉运费也赔不了几个钱。”于是,陆小姐向卖家申请售后退款,但理赔一事却不了了之。
作为诞生较早的消费保险,退货运费险也常遭诟病。不少网友反映,在拿到货物后点了“确认收货”,第二天想要退货,却发现运费险已经失效。再仔细点开退货运费险详情查看,才发现有“如买家在确认收货前发生退货,按照保险公里理赔标准给予赔付,运费险不赔付交易成功后发起的售后退货运费损失”这样的限定规则。对此,网友们无奈笑称,“怪我手快咯?” 本报记者 叶薇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