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花到哪儿了
根据欧盟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德国人的总资产额已经达到5.3万亿欧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比2014年同期增长大约5%;国内生产总值为3万亿欧元,占欧盟28个成员国总值的20.68%,是欧盟经济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如果考虑到德国人口为8200万,那么说德国老百姓在欧洲最富裕应该也不为过。
目前,德国人的资产总额依然保持着增长趋势,不过家庭净资产排名却不那么乐观。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欧洲央行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人家庭净资产只有区区5.14万多欧元,在欧洲排名最后。连需要欧盟救助的塞浦路斯和希腊都排在德国之前,分别为26.69万欧元和10.19万欧元。德国人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购买保险与养老
据德意志银行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保险和养老基金是最受德国人欢迎的投资理财方式,共有2.05万亿的资产。
完善的保险制度给予了德国人稳定的生活环境,但这也要求他们将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在德国,就业者每月要缴纳医疗、护理、养老和失业保险,分别占月收入的14%、2%、19%和6%。部分企业还会帮员工购买额外的养老金作为额外福利。
除了法定的社会保险,个人还可以自愿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与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的法定养老保险不同,商业养老保险提供了资金增值的可能性,当然,增值与风险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所有无需缴纳法定养老金的自由职业者以及有需求的人群,都可自由选择商业养老金。
由于德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结构比例失衡,导致公共养老资金吃紧。为避免养老体系崩溃,德国政府鼓励民众在法定养老金之外额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部分用于买保险的钱还可以免税。这对于恐惧高税收的中产阶级来说,是一举两得之策,深受民众欢迎。目前,德国有30多家商业养老金公司提供此类服务。
而欧洲央行2013年的统计中并没有把养老金算在内,对很多退休德国人来说,这恰恰是他们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成百姓租房住
造成德国排名垫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欧洲央行2013年的统计中将不动产计算在家庭净资产内,但德国恰恰是个“租房国家”。大约有90%的斯洛伐克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西班牙为83%,塞浦路斯为77%,而德国只有40%的人买了房。
为何租房在德国如此普遍?原因很简单:租房比购房划算。以柏林为例,市内平均房价约为每平方米4500欧元,那么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值36万欧元。而在柏林的繁华地段,一套普通三居室的住房租金大概每月1000欧元,偏远点的地方600欧元就能租到。最重要的是,德国格外保护租房者的权益,房东不得随意涨价,双方可以签订5年、10年甚至长达20年的合同。合同一旦签订,租金不会改变。如果房子出现问题,则由房东负责出资维修。
德国人并非买不起房。以柏林市区那套8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柏林人平均年收入4万欧元,一个普通劳动者工作9年的收入就足够买下这套中等价位的住房。德国房价最贵的地方当属慕尼黑、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等城市,但这些城市的人均年收入也相应高一些。而且现在的房贷利率极低,大概只有1%。
德国人也不热衷于炒房,因为进行二手房买卖要缴纳一笔巨款。卖家首先要缴纳相当于待售房产估值1%-1.5%的不动产税,房屋买卖还要交3.5%的交易税,假如通过买卖获得盈利,还要再交15%的差价盈利税。新购住房未满7年转让,综合税率更高达50%,所以从商业角度上看,炒房是得不偿失的。
欧洲央行2015年又进行了新的统计,这次考虑到了人寿和养老保险,且没有把不动产计算在内,德国的排名就前进了很多,达到了欧洲的平均值。
看重投资安全性
统计显示,在德国人5.3万亿欧元总资产中,银行储蓄以1.942万亿欧元成为第二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而德国人对股票并不热衷,股票资产大约只占资产总额的6%。
统计数据显示,直接投资股票的德国人只有410万,仅占全国人口的6%。德国储蓄银行协会的调查显示,八成德国人认为投资安全非常重要,在考虑理财时,高回报率的重要性排在第十位以后。
另外,德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系统,小企业想要得到贷款并不难,手续也不复杂。所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直接融资并不是德国企业的主要选择,这也缩小了德国的股市规模。
民众忧患意识强
事实上,德国人通常厌恶风险。首先,德国人从来就没有投资理财的传统。德国是一个具有长期科学和工业历史的国家,工业技术早在15世纪就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
讲究“靠双手致富”的德国人看不上股票持有者,认为他们不劳而获,称他们是“剪联单的人”。这个充满贬义的词汇背后隐藏着德国人对股票和其他证券的蔑视。至于为什么喜欢存钱?德国人会回答:“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这么做的。”每月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银行,多数德国人觉得理所当然。
其次,战争和金融危机重创令德国人忧患意识较强。德国处于欧洲腹地,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后来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更使德国人有比较强的忧患意识。
尤其是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要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在此背景下,德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政府甚至发行过面值为100亿马克的钞票,一张邮票动辄就是几十亿德国马克,德国经济彻底崩溃。
历史上,德国人也一度“全民炒股”。1996年上市的德国电信被称为“人民的股票”,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热情。而在此之前,德国仅有380万股民,到2000年股民人数超过600万。但到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股市崩盘,德国电信股价从每股最高103.5欧元跌至2002年9月底的最低点每股8.42欧元,数百万德国人仓皇逃出股市,并发誓再也不“上船”。
这两个事件重创了德国人的投资信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俗语用在德国人身上正合适。久而久之,风险性投资理财在德国便越来越乏人问津。 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