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一旁待命的第818号AGV(自动导引车)立刻将第一箱货物装车,并拖向堆场指定位置;再交给轨道吊(自动操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抓取堆放。港区内车流不息,作业繁忙,却不见一人,因为所有操作都在中控塔内远程操控完成。不远处,高高耸立、形似火炬的中控塔十分显眼,是整个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运行中枢。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建有7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如此大规模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史无前例。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又添新动力,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
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开工建设。2005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开港,上海港进入“跨江入海”新阶段。2008年12月,三期工程第二阶段竣工投产,洋山深水港有了16个集装箱深水泊位。
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要求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开足马力,向“世界强港”目标进发。
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2907万标准箱,领跑全球,此后连创新高,稳居世界第一。原有码头的泊位与设备资源无法满足逐年增高的货量,洋山四期工程应运而生,于2014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今天开港试生产。
洋山四期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地处洋山深水港最西侧,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码头前沿自然水深大部分在11至15米,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
运营方上港集团上午表示,实现码头智能化运营,并大规模复制推广,是下阶段目标。今后将致力于建立集互联网、物联网和码头自动化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港口生态圈。(相关报道见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