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银行”多多益善
尹卫国
  尹卫国

  贮存垃圾可换物品,这等新鲜事发生在贵州省黎平县孟彦镇,当地成立“垃圾银行”,居民用50个烟头或10节废旧电池可兑换1个绿色积分,凭绿色积分可换成盐、牙膏、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调动了村民爱护环境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垃圾围村,村寨卫生面貌焕然一新。(见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垃圾银行”称得上是保护环境的小创意,政府花钱不多,却换来了乡村的美丽干净,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村民珍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值得点赞。

  时下,我国环境问题仍比较严峻,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还很普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抓手是广泛发动群众,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家园。但这需要市民配合、村民自治。只有大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爱护环境,才能改善生活环境。

  增强群众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及自治行动,需三管齐下:一是宣传教育,强化环境责任担当;二是对污染环境,糟蹋卫生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戒;三是对有益于环保的行为予以奖励、鼓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多年,但至今仍是棘手问题,步履维艰,或许原因比较复杂,但缺乏激励机制,恐怕是群众动力不足的根源,如果能搞点分类积分,垃圾换奖之类的活动,也许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垃圾银行”之类的环保创意与行动多多益善。当群众的环保意识与觉悟参差不齐,尚未形成人人自律的氛围时,开展环保小奖励活动就尤显必要,政府虽然花了小钱,但能收获优美的环境,同时也能减少卫生保洁成本,可见并未“吃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寒潮前的“暖流”
最忆是无锡
儿子好坏我都认
马来少女
“垃圾银行”多多益善
三言两语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垃圾银行”多多益善 2017-12-12 2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