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中精英栽入“嫉妒陷阱”
闻敏

苏军格鲁乌对“害群之马”绝不宽恕

格鲁乌军官素有“苏联之眼”的美誉

  西方情报界有句名言:“没有动机,就没有吸收。”意思是策反别国人员从事谍报工作,要从对方需求入手,比如贪婪、虚荣甚至嫉妒。冷战期间,苏联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就有一名情报军官,因嫉妒同事占据“理应”属于自己的职位而决定叛国,结果却身败名裂。

  仕途不顺 怪罪别人

  20世纪80年代,格鲁乌出身的苏联驻法国武官助理布申少校任满回国,接下来的一年半里,他春风得意,进了格鲁乌总部机关,分到漂亮的三居室,而自己用武官助理的薪水买了涅瓦牌吉普车和南斯拉夫产名贵家具,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最重要的是,领导答应再派他去法国工作,他太喜欢巴黎了,一想到卢浮宫和凯旋门,一想到古老的栗树长出嫩绿叶芽,一想到带着妻子和孩子漫步香榭丽舍大街,他就激动不已。布申盼望,第二天一睁眼,全家就置身于美丽的法兰西!

  天不遂人愿,布申后来得到消息,赴巴黎工作的不是他,而是同事贝科夫少校。布申觉得此人无论语言还是业务能力都比自己差太多,这个职位旁落他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连几天,他都在反复思考:怎么办?如何施加压力让领导改弦更张?终于,计划成熟了。他知道,格鲁乌军官要去驻在国工作,事先要获得该国外交部同意,而驻在国政府一般都会拖上好几个月才答复,要是让法国人拒绝贝科夫,格鲁乌就会重新安排自己去顶替。布申眼下有两条路:要么直接与法国驻苏使馆联系,要么给自己认识的法国国防部总部专员马赛·博内上校写信。

  为达目的 向敌投诚

  拿定主意后,布申便来到位于莫斯科十月广场的法国大使馆周围踩点,观察警卫人员的活动规律,详细记录使馆人员特征,以便日后能在什么地方接触。但这个做法风险太大了,布申害怕突然遇见格鲁乌同事,或被使馆的苏联警卫发现。如果他被锁定并扣留,到那时自己作为苏联情报军官的身份,哪怕长十张嘴也说不清。一番思考后,布申决定换第二条路。

  在巴黎工作期间,布申曾向博内上校说过自己很快要回国,言语间流露出眷恋巴黎之情,同为军事情报人员的博内心领神会,几天后,送给布申一本19世纪出版的拿破仑传记作为分手礼物,“这是精神上的纪念品,希望它能让你永远记得法国最伟大的统帅,他的天才使他取得60多次战役的胜利,上帝会让我们再次相见的”。布申不想欠人情,第二天会面时,就送给博内一套苏联久负盛名的格热利蓝花瓷茶具,博内深受感动,邀请布申再来巴黎旅游,最好是再来法国工作。布申允诺,一定争取第二次到巴黎工作,“我恨不得一辈子都能呼吸它的空气,欣赏它的美景”。

  布申决定给博内写信,让法国人帮自己达到目的。他知道,格鲁乌部门每周都要向法国寄送外交邮件,所以他写了两封信想捎给巴黎,一封寄给苏联外交官朋友罗斯托茨基,两人以前经常一起喝酒,关系很铁;第二封信寄给博内,信中写道:“有个叫伊格尔·瓦西里耶维奇·贝科夫的少校将被派到贵国当武官助理职务,此人精明强干,可能会积极从事不利于贵国的工作。请设法不让他获得派驻许可,这种情况下,我就有可能再次前往美丽的法国。为此,我将为你和法国效劳。”他把第二封信夹在厚厚的双层明信片中间,再把明信片放进用透明胶带封起来的信封,最后把两封信放在一个大信封里,用红色自来水笔以印刷体字母写上:苏联驻法国大使馆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收。在给罗斯托茨基的信中,布申请他把另一封信转交给博内,因为他们彼此都非常熟悉。

  负责发送外交邮件的格鲁乌军官彼得罗夫是布申的好朋友,他对布申打包票说:“放心,几分钟后就把邮件打包,按正规程序发出去。”

  南柯一梦 锒铛入狱

  一段时间过去了,布申没有等来罗斯托茨基的回信,他询问彼得罗夫怎么回事,对方发誓说肯定把信邮出去了。但贝科夫很快收到法国政府的回复书,顺利地去巴黎赴任了。布申开始焦躁起来:“难道露馅了吗?会不会是彼得罗夫或罗斯托茨基出卖了我?”布申提心吊胆地寻思,“怎么办呢?到克格勃去自首?反正要是上司知道了,迟早都会被开除”。最后,他打定主意先等等看,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事情很快朝不利的方向发展。格鲁乌领导突然解除布申的职务,布申离开时没向干部部门提任何要求,他清楚上级已发现那封投诚信,只是不愿家丑外扬,因此草草将他赶出大门,并声称这是精简机构的需要,要他安心。但有关布申的材料很快就转到克格勃第三总局的反间谍人员手中,鉴于布申已是一介平民,军事检察院立即将其行为定性为叛国未遂。克格勃刑事侦查部门负责调查,他们很快证明了布申的犯罪事实。

  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布申一会儿说自己无罪,一会儿又承认自己犯下罪行。公诉人问他,如果能够第二次到法国工作,将会如何规划未来生活,布申回答:“说实话,当然要为法国人做点事,因为他们随时可以用我写给博内上校的信敲诈我。毫无疑问,他们会用一些材料帮助我,让我取得一些‘工作成绩’,而回国后我就是法国间谍了。”法官和陪审员们惊呆了,一是布申的话是赤裸裸的厚颜无耻,二是只有真心悔过之人才能说出大实话。法庭认为,布申为了追逐金钱、贪图享受而堕落为背叛祖国的罪人,最后判决“叛国未遂罪”成立,发配他到摩尔达维亚(今摩尔多瓦共和国)服劳役。闻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雅加达之光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军中精英栽入“嫉妒陷阱”
俄军长筒靴的前世今生
英雄“犯浑”办糊涂事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1军中精英栽入“嫉妒陷阱”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